第17部分 (第2/4页)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叔本华明确解释说:“主体,当它完全沉浸于被直观的对象时,也就成为这对象的自身了。因为这时整个意识已只是对象最鲜明的写照而不是别的什么了。”这正是庄子所说“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的那种状态。这时,撤销心理上的主观,使知觉解除与实用的联系,心处无为,不留一物,虚怀若谷,听其自然,任凭自己完全沉浸或自失于对象之中;同时,也将对象摄入自身之中,自我成为对象的一部分,正如对象也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一样。我赋予对象以生命,对象亦赋予我以生命。这时的知觉不再是认识外物的手段,也不是作为行动的指导,而是止于知觉自身,不问知觉后边是什么。这样的知觉就是自足的。请看袁小修一段听泉的审美描述:“其初至也,气浮意嚣,耳与象不得入,风柯谷鸟犹得而乱之。及暝而息焉,收吾视,返吾听,万缘俱却,嗒然丧偶,而后泉之变态百出。”这就是自足的审美知觉的一个显证。这表明,只有忘我出神地全心贯注于自己感官对象之际才能产生审美感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 天才是纯粹客观性(2)
依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此种自足的知觉乃是一种无需求、无驱力、无动机的知觉。一言以蔽之,即无缺失性的知觉。以此种知觉观物,就不再因我们的欲求或恐惧而将物抽象为有用的或有威胁性的。这样,就可知觉到物自身客观的、固有的特点。于是,知觉更无选择、更开放、更具接受性,因而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知觉领域,在我们面前展开一片新天地。
比较起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或知觉是在手段价值支配下,即对我们的目的是否有益、是否合乎需要、是好是坏的考虑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与我们的自我与我们的目的的关联中来感知万物的。所以,把世界万物仅仅看做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这就难以客观地真实地知觉万物,而只是在觉察万物中我们自己或我们心目中的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是以缺失性的动机来知觉世界的。世界万物对我们来说不过是满足缺失性价值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只有无欲求,无缺失地感知,是什么就看见什么,才能觉察万物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价值。
这种缺失性或手段性知觉也就是分类或归类知觉。因为这种知觉将万物按实用价值分成有用的或无用的,危险的和无危险的。这也是一种选择作用,选择对象的哪些方面对我们有用有益;哪些方面对我们无用有害。这种选择或类化是通过语言范畴和成规体系来完成的。类化起过滤作用,经过过滤对象就失去了独立价值,它充其量不过是类的实例或样品而不是这一个。其实,我们大部分知觉体验都经过了这种范畴结构和成规体系的过滤。以致我们经常生活在用词表述的抽象概念这样刻板化的世界里,而不是生活在自然真实的世界中。所以奥修说:“任何你所了解的将永远都不是真正的了解。除非你的眼睛完全没有烟幕,完全没有意识形态,完全没有固定概念、形象理论和观念。除非你从一个自发性的存在来到一个自由人那里——当然必须很有觉知,但是不带着概念,也不带着头脑——惟有如此,你才能够判断”,否则,“一切你所能够做的只是从外在来判断。当你看到一个情景,你的头脑会立即编织”,“然后创造出一个解释,你的解释并不是真相。你是不真实的,你的解释怎么能够是真实的呢?来自一个不真实的人只能够有不真实的解释。”《老子心解》第186—187页。詹姆士也同样指出:“理智对一个对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与其他东西归为一类。可是凡是我们认为无限重要并引起我们崇拜的对象,都使我们觉得它必定是自成一类,而独一无二的。假如一个螃蟹能够听见我们不费心不抱歉地把它归入甲壳类,就算了事,大概它会大大觉得它是身受侵侮,它会抗议说:‘我并不是这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