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第1/2页)
偉大人物一樣。台大、普大可以人才畢出,但論偉大,卻只有一人而已。一九八三年六月,
木令耆在海外發表《王尚義與李敖———個6時代的兩種表現》,文章中說王尚義和李敖他
們有「脫離了母系環境,少年被移植後的失落惆悵」的處境,是真的;說「正當他們開始有
些對人生認識的知悟,正當他們想迎風而飄,隨著祖國歷史的潮流向前邁去,他們被父母帶
去到一個陌生的小島,他們與祖國正動盪著的新時代隔絕了。從此他們受到拘束,身心受到
壓制,如同正向藍天方向上長的幼樹,忽然被放在木匣子內,既看不見天日,也無伸展之
地」,也是真的。木令耆分析王尚義和李敖「一個時代的兩種表現」,在李敖是「硬性人
物」、王尚義是「軟性人物」的主線上,也分析得很不錯。不過木令耆在行文中有一個大錯
誤,說李敖「不做偽君子,寧做真小人」等話,顯然是誤讀了我的文章了。我在《十三年和
十三月》原文中,是這樣說的:
我最討厭裝模作樣,如果在「偽君子」和「真小人」之間必須選擇一個,我會毫不猶豫
的選擇後者。這種性格使我在許多事情上表現得「一馬當先」——當先去做「壞人」。最顯
著的一個例子是我二十歲時父親的去世。我父親死後,按照傳統,要燒紙、誦經、拿哭喪棒
彎下腰來裝孝子,可是我不肯這樣為「弔者大悅」去做「偽君子」,我的喪禮改革在二千人
的送葬場面前挨了臭罵,可是我不在乎-我是「真小人」!
我這裡明明憤世的指出:「如果在『偽君子』和『真小人』之間必須選擇一個的條件下
要我選,我才「寧做真小人」,並不是一開始就以做「真小人」為職志。木令耆說我「不顧
自己的尊嚴,犧牲君子尊嚴,披上殉道的斗篷」等話,倒是實情。我寫《論犧牲自己的名譽
去奮鬥》一文,就特別點破這點。多少年來,在國民黨堵塞每一種渠道的暴政下,大丈夫
「沒有正常的用武之地」,要想出頭,難免要有一些世俗眼中的「花招」、個性、新聞性,
但這些招數使出來,你就不可能有「正人君子」的「清望」形象了。施性忠明明是大丈夫,
但他「犧牲自己的名譽去奮鬥」下來,卻被部分淺人以丑角、以卓別林視之,視正常為反
常,這種代價,是我們志士仁人不得不付出的。木令耆說李敖「他身經百戰之後,依然凜凜
抖發英姿」,正因為我們有「不顧自己的尊嚴,犧牲君子尊嚴,披上殉道的斗篷」的氣魄,
我們才能一戰再戰、拆穿偽君子啊!木令耆說:「李敖的成功,是他有脫離悲劇的能力。他
能轉悲為喜,他成為一個喜劇人物,而不是小喜劇,是莎士比亞的大型喜劇人物。」「王尚
義呢?他是希臘古典悲劇人物。」
「這兩人處在同一個時代,一個滅亡,一個出頭。」是真的。王尚義的悲劇,乃在他根
本就是一個「軟性人物」、一個弱者。
但我永遠不明白,這麼善良、這麼有才華的青年人,為什麼不把自己打造成男子漢,而
要變嗓成娘娘腔,最後肝癌上身、憔悴以死?為什麼死的不是敵人,而是我們?為什麼「軟
性」的不是敵人,而是我們?王尚義全錯了,他在「一個時代」里,完全做錯了表現。-在
「一個時代」里,只該有一種表現,那就是戰鬥的表現、男子漢的表現、把敵人打得哇哇叫
的表現。可惜王尚義不懂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