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2/4页)
云无心说的很对,你自己也要想得明白。”八又卦赞赏道。
兵家就是这么奇特,用兵之道离不开智慧,但到了高明的境界之后,又跟智慧没有什么关系,因为那个时候用兵者在用兵的时候已经上升到了直觉的高度,智慧聪明反而有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历史上多少纸上谈兵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好吧,那第十六计是什么?”将夜问道。
八又卦:“第十六计名字叫做欲擒故纵,此计对应的卦象是需卦,下卦为天,上卦为水。我军威势将成,敌军势弱,已生逃窜之心。不过抽刀断水水更流,阳刚之物想要将阴柔之物一网打尽不可能,反而会激起水的反抗,水花四溅。从需卦的卦形上讲,下卦为天,上卦为水,是降水在即的意思,当然,也象征着一种危险存在,必须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需就是等待的意思,需卦的卦辞是:需,有孚,光,意思是要善于等待,有诚心,就会大吉大利。按照古人的说法:遇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肖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所以这个欲擒故纵多的纵字,不是放纵对手离开,而是随之,稍微松懈罢了。”
将夜听完,似乎想到了什么,思考了一会儿。
“老家伙,好像道德经的第三十六章中讲的“将欲息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止,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一个道理吧?”
八又卦暗暗咋舌,心道这小家伙反应还真快,这第十六计中的道理本来就是取自于道德经的这一章,被他发现了。
“嗯,你很机灵,的确是这样。而且,道德经中有这样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有生命的东西比如说花草树木都是柔弱的,没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坚强枯槁的,比如金属,枯树等等。所以道德经有一种说法叫做柔弱胜刚强,也就是处于发展初期的事物肯定能够胜过处于发展后期的失去。
你应该也清楚,道德经讲究的无为,返老还童就是尽量让修者的身体心性都处于事物发展的初期,即使有为也应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使自己的心态处于存或不存之间。而且,从道流传而下,经历德,仁,义,礼,法,兵,渐渐走近灭亡之道。兵道就是杀生之道,在避免自己被杀的同时尽量去杀死别人。
因此从道德经中的角度来讲,任何形态的事物,只要他处于运动之中就会产生消耗,敌军的军势为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他消耗得差不多,我们再上。”八又卦解释道,“当然,这样的一个度很重要,你纵得过度了,那就等于放虎归山,如果逼得太急,反而会狗急跳墙。”
“这,不是典型的猫爪老鼠么?”将夜笑道,“而且好像和前面的那一计相应。”
隔岸观火也是讲究消耗,敌人内部矛盾剧烈,如果我方趁火打劫,敌人反而会一致对外,讲矛头对准我方。如果我方隔岸观火,那么敌人反而会因为内部的消耗而自取灭亡。欲擒故纵也是这样,在我方的压迫下,让敌人时刻处于运动之中,同时又不脱离我方掌控,是有点猫抓老鼠,将老鼠玩得筋疲力尽的味道。
“隔岸观火那是因为敌人有内部矛盾,自己有火在身上烧,而欲擒故纵则不一样,是我方给予地方一定的压力,让敌人有消耗。而且,欲擒故纵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我们放纵对手,肯定是有更大的目的,就好像”
将夜反应过来,说道:“就好像是放长线钓大鱼?”
“嗯,这才是这一计的精妙的地方。有一种战术叫做围点打援,分段阻击的战术。运用的时候我方力量足够一举消灭敌人,但是我们还依旧留着它,就好像猫抓老鼠一样,让敌人派增援部队过来,这就等于调动了敌人,给予我们的友军以战略上的优势,在友军的打援阻击之下,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