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5页)

要处理,怎么可能有精力去关注一个参考士子。

“主公莫急,虽眼下还不知道谢姓士子具体是谁,但其既然已在蓟城现身,又因其出身寒门,十有**正在考场上答题。只要他足够优秀,相信用不了多久,主公就可见到其人。”

卫朔闻言只能带着几分遗憾道:“嗯,言之有理!走吧,我们去其他考场看看。”

看着前面卫朔的背影,温峤、莫含颇有默契得相互看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几分惊喜。据温、莫二人所知,上次让卫朔念念不忘的两个人才,正是他们二位。而卫朔今日之表现,不禁让他们心中直犯嘀咕:难道姓谢的士子又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才?

在卫朔忙着各个考场视察的时候,参考士子已完成了前面大部分试题作答,正紧张的做着最后一道策论题。

对于这道题,世家子弟、寒门士子的看法显然是不同的,大部分寒门士子对九品中正制缺乏好感,故而寒门士子一般从批判的角度答题;而世家子弟身为九品中正制的受益者,自然会从赞扬的角度来答题。

“主公,从现场初步调查来看,最后一题明显出现了两极分化,臣等担心这样下去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呵呵,其实大家多虑了!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利弊两面,众位士子对九品中正制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不过,卫某需要提醒诸位,士子们可以站在自己角度发表不同见解。但是尔等在判题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中立的角度!”

“记住!我们设置考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士子的能力,只要对方答得有理有据,不管是持赞同还是反对的,均可得分。”

没错卫朔又开金手指引入了考分制,不再启用历史上那种粗略的分等阅卷,减少了阅卷者对答题者的主观影响,尽量给予答题者一个客观的评价。

“诺!”高瞻、温峤、莫含、裴嶷、鲁昌、刘翰等纷纷起身。

“嗯,科举选士事关辽东兴亡,半点都马虎不得,此事交由诸位先生去做,朔就放心了!”

各方势力虽然因辽东收敛了扩张势头而松了一口气,可为了弥补与辽东之间的差距,各方无不想法设法向四周扩张。其中凉州瞄准了西域,江左准备打成汉,而石勒则还在陷入青州不可自拔。(未完待续。)

第351章 《互不侵犯条约》

扶南地处东西方海上要冲,繁荣的海上贸易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自范氏王朝第一代君王范蔓篡位立国,中间又几度乱国,距今已传八代。

当今扶南王名叫范瑶,其继位时正好遇到张方带着辽东舰队南下,出于扶南国一直重商、重邦交的传统,范瑶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张方。得知张方有意在扶南行商,范瑶是大力支持,甚至在海边划出一块地专门供辽东商贾使用。

刚开始两年,扶南国凭借辽东带来的大宗货物,通过东西海上贸易大赚特赚,最终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时间一长,扶南与辽东均开始不满各自所得。扶南嫌辽东过度插手南洋事务,有染指东西贸易权之意图;而辽东则不满扶南仰仗地利之便,垄断整个东西方海上贸易权获取暴利,而辽东却只能赚个辛苦费。

扶南和辽东之间因为海外贸易而建立了友好关系,最终也因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双方关系出现裂痕,发展到今天已不可调和。双方因贸易权问题大起争执,如今扶南已打算撕毁签订的条约,甚至几度派出水师假扮海盗袭击辽东商船。

范瑶敢朝辽东下手,不过是知晓华夏大地正爆发内乱,认为即便扶南将辽东完全排挤出南洋,辽东也拿他毫无办法。

退一万步讲,即便辽东派出大军前来征讨扶南,范瑶也不惧!

扶南毕竟是南洋第一大国,国内造船技术发达,又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