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部分 (第4/4页)
二游击区的主力已经南下宁国、旌德,在南漪湖周围成建制的部队只有忠义救**。但这里不仅仅有成建制的部队。”
“这里敌伪、我、国三方面势力纠缠在一起。作为前沿对峙区,也许是推到前边当替死鬼,也许是为了扩充实力或是充当打手。这一带三战区和日伪军收编的所谓各种部队多如牛毛。大大小小或是依赖日伪军或是依赖三战区生存,发饷不发饷的地方杂牌武装多如牛毛。”
“这些打着所谓自卫团、自卫队招牌,没有编制、没有补给,自身也要想法子生存的杂牌武装,战斗力和装备都很差。打仗不行,但趁火打劫却是很在行。军部和主力行李多,非战斗人员也多。而且本身掩护部队,现在已经精疲力竭。”
“这些杂牌武装,面对面的打一场硬仗,他们不行。但骚扰或是伏击我们,他们会很乐意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向三战区或是日伪军那边卖一个好,弄点军火或是钱。一是得捞上一把就是一把,弄上点枪支弹药或是武器装备。”
说到这里,杨震笑了笑道:“我们的装备和日军、三战区正规部队相比,是差的太多。但是这几年的苦心经营下来,手上的武器对那些没有编制,手上还使用老套筒和从北洋军阀手中收缴的意大利造步枪的杂牌武装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我们大部队行动的时候,他们不敢动。现在我们已经公开和三战区翻脸,对于这帮家伙来说,不趁火打劫就怪了。能不伤筋动骨,就捞上一把的事情,他们会很乐意的。即可以向三战区卖好,也可以捞一些好处。这些杂牌武装我们固然不怕,但应对起来却总归是一件麻烦事情。”
“我们的苏南部队对那里熟悉,这些土生土长的地头蛇一类地方武装更熟悉。依仗着对地形的熟悉打了就跑,捞上一把就走,我们根本就无可奈何。我们部队还没有完全脱险,即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而且环境也不能允许我们对他们进行清剿。”
“而且我们和三战区已经公开掰脸,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我们的报复。眼下这个时候我们又是兵疲力尽,急于脱身。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却报复他们。所以我说我们此时分兵,并非上策。”
“就算没有这些杂牌武装,在敌我交界地带将本就兵力不足的我们,还分为两个行军纵队,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太恰当的选择。是走郎川河水路距离第一梯队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这一带湖泊、沟汊纵横,地形虽是一马平川,但相对凌乱复杂。任何一个梯队遇袭,支援都不会是那么容易的。”
“作战,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敌我敌情对比和武器装备的悬殊。无论任何一种情况,地形都是首选。很多的时候,作战之中对于地形和天气的考虑还要在敌情之上。地形加上敌情,都是决定一场战役成败的关键。”
“在军事行动之中,任何一个原本看着小小不言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满盘皆输。原来我们和三战区还没有公开撕破脸皮,那些杂牌武装还不敢对我们怎么样。但现在,这些杂牌武装会不会对我们下手,我们也不敢确定。这些都是墙头草,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人。”
“叶超,很多时候这些杂牌土著武装,依仗地形熟悉对我们的威胁甚至要超过正规军。当年红军在长征的时候,牺牲在各地民团手中的数量可是相当的不少。甚至相当一部分的干部都是牺牲在这些民团和游杂武装之手。对于他们,我们绝对不能大意。”
“所以对于现在将主力兵分两路行动,我并不赞同。很大的原因就是除了当面大的敌情,以及过于复杂的地形之外,就是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