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部分 (第2/4页)
了。”
“你既然已经将整个海河河段标定了射击诸元,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我的确是下命令在市区作战的时候,严禁使用除了直瞄武器之外的火炮。因为整个天津城区,所有的中国人,都没有任何掩体可以依靠。一发炮弹下去,死的老百姓要远远高于日军。”
“可对于即无民居,眼下除了日军的军舰之外,连一艘中国人的渔船都没有海河上,你也不肯使用炮火,这就有些过于死板了。我知道海河的河道并不宽,两岸有众多的码头、商行一类的建筑物,火炮的射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发炮弹打偏了,恐怕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但你完全可以想想办法,尽可能的提高炮兵的射击精度吗,这方面我想以我们炮兵的素质来说,并非是完全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的炮兵,素质没有那么的低下。”
“这上面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很多,为什么死板的只依靠航空兵,去在敌军密集的地面火力网之下,去攻击敌军的舰艇?天津海河城区段,一共就这么长的河段,面对这么大的威胁,这么多天了你还没有拿出针对性的办法,去着手解决问题,这可就是你的毛病了。”
“就算你下不了这个决心,完全可以请示总部吗?这个决心让我替你来下。你怕背黑锅,我这个上级不怕。我想只要用心去琢磨,办法总还是比困难要多的。今儿我不来,就是要看看你是不是还要就这么打下去?”
第一百三十二章 调整部署
说到这里,杨震摆了摆手,打断了陶净非想要解释的举动:“这一点上,你可比你的那个老搭档差多了。杜开山虽说屡屡捅出篓子来,可到了关键时刻他真的不含糊。你和他搭档的时候,总在一起闯祸的那股子劲头哪去了?怎么现在畏手畏脚起来了?”
“严格服从命令,这没有什么错误,所以我不能批评你。但是在严格服从并执行命令的大前提之下,针对战场实际情况,在部署上做一些适合的调整,机动、灵活的执行命令,这也是一个高级指挥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如果只是刻板的,一点也不知道变通的一丝不苟执行命令,要你这个司令员做什么?一个作战参谋就可以做的事情,我们又何必提拔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员?命令是要执行,这是大前提。但在这个前提之下,适当的做一些变通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
“战役打到这个程度,难道你不清楚时间越拖下去,老百姓的伤亡可能就会越高,天津城的损失就越大吗?你一直在犹豫,不想违反命令,我不能说你不对。但眼睛不能只盯着命令,一点都不知道变通。实在不好下决心的,为什么不及早请示和报告?”
“你不是之前一直在犹豫吗?现在你不用在犹豫了,我现在就批准你,对付海河上的日军舰艇可以使用火炮,而且可以使用大口径的火炮。如果沿河两岸的日军防空火力阵地,确系但你要记住,我要的是命中率。”
“你怎么使用火炮我不管,但我在这里提醒你一句,如果有一发炮弹打偏了落入居民区,造成平民的无谓伤亡,我就处分你。现在我就在你的指挥部等着,什么时候你将那几艘日本军舰敲掉了我在离开。”
对于陶净非的批评,杨震没有像是批评杜开山那样重。与其说是批评,还不如说是在点醒他。倒不是杨震对待两个人,有什么厚此薄彼的心思。而是两个人所犯的错误,虽说都是执行上出了问题,但在具体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
杜开山是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下猛药,将来搞不好要影响他一辈子的。而陶净非是对于执行命令过于死板,在一些事情处理上缺乏必要变通的问题。两个人的问题,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绝对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政工干部出身的陶净非,在执行命令上坚决,从来不打折扣,这也是一个优点。不过往往在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