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2/4页)
来,日后贾政庶子满月,他这做人妹夫的是必要去还礼的,礼尚往来么。
林深是个周全人,心思缜密、手腕圆滑,贾家是林家的姻亲,他们这一房也不妨把贾家当做正经亲戚走动。不但是贾家,秦家也要一视同仁才好。林深遂应了贾政的邀请:“那日若是部里无事,我必来的。”因着在礼部做个正六品的主事,皇家但凡要选妃册妃、选女官选公主陪读是绕不开他们的,内廷有什么动静,他们必是最早知情的。
因而说起遴选女史一事,“圣上已定了章程,九、十月间便要宫选,不单皇后处要添两位女史,连吴贵妃、柳贵妃、庄贤妃处都要添彩嫔和昭容。”贾政一惊,不免想起贾母逼他送女儿入宫一事,如今连教引嬷嬷都请来家中教了女儿两个多月了,心里不免慌张起来,急忙问道:“定了什么章程?几时明文发下圣旨来?”
林深见他着急,忽而想起贾政家中有个适龄女儿,与他的长女芳芸是闺中密友,芳芸是已定亲的,不在待选之列。故而林深只将这事当做谈资,如今闲聊时,便随口说起,反正旨意一旬之内就下来,消息灵通的人家早就知情了,没甚不可以告诉贾政的。林深随口说道:“因内宫宫女多是民女出身,愚钝昧知、粗苯无才,不能体察上意,时常误事。陛下虽恼之,但因宫女也是陛下子民,只是未经教化才显得愚昧无能。陛下才想着从书香门第中选择知书达理的女子进宫当女官,一则书香门户出来的女子,忠孝贤淑、才德兼备,必当能体会上情、辅佐內治,二则也可教导宫女,令其识礼明德,为圣上分忧。”
贾政本不耐林深长篇大论,奈何人家颂圣,不好打断,只得将喉间的疑问咽了下去,又听他说:“圣上体仁厚德,不愿劳民伤财,遂定京畿及直隶五品以下七品之上的官宦人家女儿,尚未定亲聘人的,皆要赴京参加宫选。又因征采才能计,故而此次宫选仿府试举秀才例,要考校才能诗书。我们部里的郎中、员外郎、主事家中有女儿的都在参选之列,如今都在忙着准备,旨意大约过几日也就下来了。”贾政慌张失色,他女儿尚未定亲,此次必定要应选的。
林海见贾政失态,不免寻些“陛下圣明,降不世隆恩”之类的话来点醒贾政。心里不愿女儿参选是一回事,流露出行迹又是一回事,若叫有心人见,不参他个“不尊皇命,心怀怨愤”之罪不算完。贾政听了几句,才听出林海的深意,忙将脸上的神色掩饰过去,笑着将话圆了回来:“鄙人侥幸,竟有一女得蒙天恩,可去宫选。若能朝夕服侍宫中贵人,也是全家的福气荣耀。”
心内却叹了又叹,元儿宫选,已成定局了。俱怪王氏那浅薄妇人,至今不曾给元儿定下亲事来,闹得如今进退失据。如今急忙订下婚事是行不通的,不说纳采、问名、纳征皆要挑吉日,没有个三五个月的功夫甭想订下来。就说为了避开宫选定亲,未免有不敬陛下有违圣命之嫌。贾家但凡有了嫌疑,圣人宽怀大量,虽说不会计较此类小事,但贾家也怕给圣人留了坏印象。
贾政心神不属,坐了没一刻钟,便起身告辞了。他要走,旁人也坐不住,纷纷起身告辞。林海稍稍挽留,见众人去意甚坚,将众人送到了院门口。众人忙让林海留步,不必远送。林海便命林珏和林珩代他将众人送到二门。林海站在门口望着众人去了,才招手一个小厮到跟前问话:“去老太太那里瞧瞧,看那边客散了不曾?”
林母这边客早就散了,她相识的老诰命老王妃,今日是不曾来的,小一辈的女眷又太过恭敬待她,倒闹得不自在,因而不曾留人说话。贾敏这边也散得早,她身子不大好,坐一阵就倦了,女客们酒量又浅,故而倒是散得比男客这边早。林海进来时,贾敏、秦氏、邹氏俱围着林母讲话,屋内一片欢声笑语,林海也不自觉地跟着笑容满面。
众人彼此厮见过,坐下喝茶。林海也不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