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3/5页)
个孩子心胸宽广,有雄心,有魄力,日后将江山交于罗铭,心里也是放心的。
罗平让罗铭和流烟起来,拉着两人的手,来回打量,也不知是不是心结已解的关系,此刻竟觉得他二人特别般配,一个气宇轩昂,一个湿润如玉,站在一起,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越看越觉得顺眼,罗平笑弯了眼睛,怀里搂着林哥儿,让流烟与罗铭坐在对面,一家人谈笑说话,晚间一同用了晚膳。
罗平舍不得罗铭,让罗铭就住在宫里,又留下流烟与林哥儿,每日在自己跟前说笑解闷,共享天伦之乐。
一月后,罗平拟旨,处置大皇子等叛党。
刘裴通敌叛国,其罪当诛,判斩立诀,抄没家产,家族中凡与刘裴勾结的,一律获罪判刑。他家中女眷、仆役众多,处理起来也格外麻烦。罗平念及刘裴是三朝老臣,网开一面,留下他老妻、幼子,削去诰命、功名,发配回原籍,分与几亩薄田,从此令其务农过日,不许再入朝为官。其余人等或官卖,或刑拘,一座丞相府查抄了一个多月,才堪堪了事。
白蕴清已中箭身亡,皇后也神志不清,太平候连惊带吓,又没了一双儿女,身体也日渐不济,在牢中拖了半月,还没等到上堂过审,已然一命呜呼。罗平念在皇后份上,下旨将太平候葬于祖坟,家产抄没,白家所属商号等产业,全部交由官府代为管理。
大皇子最难处置,罗平与罗铭商议,意思是不要伤他的性命,毕竟是亲兄弟,亲骨肉,或贬黜,或圈禁,养他一辈子也就完了。
罗铭思虑多时,也就应了。大皇子一党早已肃清,他就算想东山再起,也没了资本,何必再伤一条性命呢。
就在京郊马场,凤鸣山脚下,找了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让罗钧从此闭门思过,张桥也一路跟随,忠心耿耿,竟守在罗钧身边,一直到病故。
天庆十九年春,新年伊始,天庆帝退位,传位于二皇子罗铭。同年三月,罗铭登基,史称重佑帝。
作者有话要说:完结啦~~~开心!!!!!诶嘿嘿嘿~~~~~~~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篇文写得真是不易,刚刚发文一周,JJ的*版块就关站了,经过调整,差不多一个多月主站分频才陆续重开。这期间真是写的艰难,能有今天这个成绩,是我当初没想到的。
那啥,其实看评论就知道了,我这人嘴笨,真不会说啥好听的话来感谢大家。我都记在心里,给我留评的读者,买V的读者,鼓励我的读者,没有大家的支持,就没有这篇文的完结。感谢你们,我会继续努力,写文来答谢大家。
爱你们!!o(* ̄3 ̄)o
第104章 番外一
重佑元年六月二十六日;罗铭大婚。
这是东离朝又一件举国轰动的大事,早在两个月前,礼部就诏告天下。告示一出,全国哗然,百姓们议论纷纷,因为他们的新皇帝要娶的不是一位官家小姐,而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
与男人成婚本就惹人非议;何况做这件事的人还是一国之君。若只是收入后宫;给个妃子、良人的名分也就罢了;可他们的皇帝陛下,竟是要立一个男子为后;还要名媒正娶;跨马游街;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此事。
这,这真是于礼不合,滑天下之大稽。消息一出,不止百姓们齐声议论,东离的文武百官也全都不干了,纷纷上疏奏表,弹劾罗铭。
奏折先是递到内阁,由内阁批阅后,再交给文华殿大学士,如今的内阁首辅蒋念白,由他转呈罗铭案前,再做最后批示。
谁料蒋念白收到奏折,一律下蓝笔批复,注一个“驳”字,便打回递交官员手里,一概不与转递。
官员们气愤不已,这个蒋念白,才当了一个月的首辅,那架子就大得上了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