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2/4页)

没想到蔡邕一进卧虎书院,立即被这里浓郁的治学氛围所感染,成天跟张俭、邴原、管宁等人坐而论道,帮着几人教书育人,忙的不亦乐乎。后来,张俭专门请示了赵兴,如何安置蔡邕这位书呆子。赵兴想了想,便下了一道客座祭酒的委任书给蔡邕。

蔡邕得了赵兴的任命,尽管是个客座,可人家的工作热情更加旺盛,直接将第一职务郡守的事情丢倒一边,安安心心地住在太行书院里当起了教书先生。徐庶来到书院里时,正听到蔡邕给一帮十五岁上下的学生讲课,讲得是四书之一的《大学》。

太行书院之所以能吸引蔡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有着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只要愿意求学,听得懂的人,不分男女长幼,都可以围坐在教习讲课的圆形讲台之下,听其讲课。书院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帮着煮茶水,还有一些茶点贩售,听课间隙,外州来的人可以买着吃,而书院里有学籍的学生则是免费提供。

第92卷 第734节:侯成寻到庞令明 (19)

这种讲课和听课的形式,暗暗与孔孟时代有教无类的倡议相吻合。求知的人们,在安全和物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让思想交汇、让意见碰撞,久而久之总会产生火花,或许这火花便会对后世造成深远的影响。

尽管赵兴不是大学者,可他坚信在学术的国度里,人为地加上许多枷锁和藩篱,只会阻碍一个民族求知前进的步伐,最终沦为书本的奴隶和学术的荒漠。在东汉那个经学、玄学、儒家、道家、佛学大行其道的年代里,太行书院无疑开一代新风,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和方向。

但愿赵兴治下的百姓不会被犬儒文化和主义毒害,这玩意可是害了国人近两千年,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大有市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振振有辞的汉奸卖国贼……

徐庶来到书院时,并没有惊动什么人,尽管他腰间佩着长剑,可听课的所有学生也都佩戴着长剑,他的这身打扮实在普通不过。太行书院山门前赵兴留下的四行题词,向人们诠释了文武之道:“文可兴国,武能安邦。文武双全,英雄太行!”

赵兴的校训实在是太具有煽动性和鼓动性了,搞得现在所有学生都要弄一把仿制的“四海君子”剑佩戴在腰间,表示自己也是能文能武之辈。所有前来太行书院听课的学生,都不以尚武为耻,反倒是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有些轻慢。

徐庶挑选了一处角落,安静地坐了下来,然后开始全神贯注地听蔡邕讲课,迅速融进了学生之中,再不他顾。

“问问这位青年是否愿意入籍书院,如果愿意,今后派人专门负责提供酒食和书籍,一应花销记在将军府帐上。”赵兴已经从来人的气质相貌上,推测到此人是谁了,如今只等着赵虎返回之后加以证实。

从书院返回将军府之后,赵兴还没来得及落座,赵钢便颠颠地跑来报告:“主公,侯成和华为国他们回来了,去时二十一人,回来十四人,其中两个不是队员,有一个还被绑着手脚!”

赵兴对于接替李铁柱担任传令兵的赵钢很满意,小家伙在李铁柱走后很上心,尽管少了几分调皮捣蛋,但却多了一些细致谨慎,调教几年以后,绝对又是一块好材料。

听说侯成带回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绑着的,赵兴心里很纳闷,他绝对相信庞德是不会被绑回来的,除非去的是关羽、赵云或者是典韦。难倒出了带回来了庞德,还顺便搂到一只兔子?赵兴心中带着疑问去了暗影的总部。

赵兴见到侯成和华卫国之后,听两人仔细汇报了此行的情况,这才知道庞德已经投奔了马腾,感慨之余,也是没有办法。得知秦韵等四人已经顺利潜入马府,总算没有空忙活一场,赵兴心中也就释然,于是开口问道:“听赵钢说你们还带回来两人,不知都是什么底细?”

第9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