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5页)

历史上喜欢旅游的皇帝为数不少,最有名的可能要数清朝的乾隆皇帝了。在后世的电视作品中,以乾隆下江南为主题的剧作多不胜数。我印象中最深的莫过于郑少秋先生主演的《戏说乾隆》了,虽然时日已久,但那首主题曲《问情》却是记得很熟。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当我第一次从电视中听到这首歌曲时,就有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那时,我还不认识乐菱杉,更不认识方灵。我是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感到伤感,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我并不知道,或许只是种命运的感知吧。

方灵听说我又要南下办事,尤其兴奋,直嚷道,“哥,早该出去了,江南三月正好踏青,不可错过。”不过,当我说到这次南下的路线是要去广南西路和大理时,方灵也露出一丝惊讶道,“这么远,还要去大理,哥,你知道那大理之地现在可是蒙古人的地盘吗?”

“当然知道,这一次我要去的地方就是大理鄯阐府的天龙寺。”

方灵没有听说过天龙寺之名,道,“天龙寺没听过,不过呢,灵儿听说大理风光与我朝迥异,去玩玩也不错的。哥,蒙古人也没什么了不起,有灵儿在,自会无恙。”

“那是,我的灵儿可是武学上师,谁要是想对我不利,灵儿你就帮哥扁他。”

“呵呵,哥,有我这个免费保镖在,谁也别想动你的。”

对于这次出行,张全一同样也觉兴奋。自小便跟随白云禅老张云庵东奔西走的张全一十分习惯这样的生活,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对于这个道理,张全一是深有体会的。

清晨时分,天刚蒙蒙放亮,我们一行六人六骑悄悄离开了临安,沿着官道,极速南行。和上两次不一样的是,蓝羽留在了宫中,代替他的是年轻的张全一。

文璋一马当先,随后是沈墨,紧接着是我和方灵,袁棘和张全一则负责断后。我的坐骑依旧是那匹名为“飞燕”的宫中极品御马,其余五骑也都是来自西域的宫中御马。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现在的我终于能够熟练地掌握骑马技术了。

得自袁棘的安排,开路的文璋和我身边的方灵控制着前进的速度。从临安到大理的距离约为二千多公里,按照我们日均三百里左右的速度前行,大约需要二十天,以我们坐下千里马的速度,三百里的日均行程还算是相当轻松的,如果放马狂奔,日均七、八百里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离开临安后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两浙西路西南部最大的州府……衢州府,从衢州府再向西南行进,就是原江南西路,现在的江西省了。在这两地交界的区域,有一条专供军队使用的兵道,这种兵道虽然没有官道宽,但路基扎实,而且不允许百姓行走于上,因此时常空着。

我们沿着兵道飞驰而下,尝试了一天的狂奔。到了傍晚时分,袁棘道,这一天的行程大约是九百五十里。千里马果然不凡,如果途中的休息时间减少,那日行千里也不算什么难事,难怪当年的关羽为了还曹操赠送赤兔宝马之情,在华容道上不顾军令,足见古代将军们对于宝马的喜爱。就在我为这般飞驰洋洋得意的第二天,却发现自己全身酸痛,好在当夜方灵给我做了个按摩,不然连起床都会困难了。之后的数日里,袁棘坚决不允许如此狂奔,我们只好保持着每日三百里的速度前进,没有再去尝试日行千里了。

按照袁棘制定的防卫计划,御前侍卫统领八臂灵猿张子健和云仲飞各自率领一百名身着便装的侍卫作为我们此去的随行护卫,其中张子健的百人队提前出发,沿路做好布控措施,另外一百名侍卫则在云仲飞的指挥下,分散在我们周围,这两百名侍卫的坐骑均没有我们所骑的御马脚程快,所以一天之中基本上只能休息两、三个时辰,好在这些侍卫们个个武艺高强,倒也不在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