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2/4页)
还会发放银子,成年男丁,每人每月一两银子,其他人等无论男女老幼,每人每月五钱银子。”朱由校说道。
“陛下,朝廷现在依然入不敷出,何来如此巨额的银两修建驰道?”林尧俞问道。
“这就是朕让陈尚书前来的原因,所需银两从内努中拨出,此事由工部牵头,各省配合,在明年年中之前完成勘探,做好预算即可。”朱由校说道。
听到朱由校的话,众位大臣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了,修路的钱是内努出的,修路的百姓还有工钱拿,这一切似乎太不合理,不合理到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京师到天津驰道到好说,但其余三条驰道横跨都有数千里,如果要求明年年中之前完成勘探,做好预算,恐怕难度很大。”陈长祚说道。
“修路这事是一段一段的修的,例如京广驰道,我们可以先修京师和河南这一段,其余路段待勘探完之后再修,争取五到十年之内修筑完毕。”朱由校说道。
“陛下,这四条驰道修筑可是需要数千万两银子的。”陈长祚再次强调道。
“朕知道,朕有办法的。”朱由校也认真地回答道。
“诺。”陈长祚答道。
朱由校扫了一眼众位大臣,他又从桌上取出一个小本子,说道:“此次修路,督察院这边会派出巡路御史,严查贪污一事,如果谁敢贪污,朕此次绝对会从严处置。在此次大同案中,朕查到京师也有许多人参与了贪污受贿,朕都记录在这个小本子上了,但朕决定不再追究,但是如果有人还敢再犯,朕定会严惩不贷。”
在场的大臣,都有一种把柄被朱由校抓住了的感觉,这个时代像杨涟这样完全清廉如水的官员真的是凤毛麟角,很多自诩清廉的官员,就算不会收银子,但也会收一些例如名画,名家字帖等等的古董。这些古董,可不比收银子少。
“朕两次给帝国的官员提高俸禄,就是希望帝国的官员真的能做到廉洁如水,奉公守法。以后什么雅贿、炭敬、冰敬等等别敬就不要收了,如果俸禄不够,朕可以再给官员增加俸禄,朕不介意高薪养廉,但如果高薪都无法养廉,就不要怪朕心狠手辣了。”朱由校冷声说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
“诺。”众位大臣恭敬地回答道。
“另外明年朕决定对东吁再次用兵。”朱由校的语气不用质疑。
“陛下,隋朝耗尽民力修大运河,又接连对高句丽等地用兵,导致民不聊生,国家困苦,天下皆反。现在帝国之外有建虏之患,帝国之内天灾瘟疫不断,现在陛下又要对东吁用兵,此绝非明君所为,臣恐怕帝国会重新走上隋亡之路。”乔允升直言道。
“永乐年间,诏定平缅、木邦、孟养、缅甸、八百、车里、老挝、大古剌、底马撒、清定十宣慰司,永乐之后,各宣慰司纷争不断,到明中期,仅余孟养、车里、木邦、老挝、缅甸、八百大甸六宣慰司,传到朕手里,可又还剩下几个?”朱由校严厉地问道。
“百年之后,朕又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帝国的确是地大物博,但绝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一两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问谁将这片土地丢掉的?你说他们会怎么说?”朱由校接连问道。
“鹤皋,你说今天的起居注上面会不会写上天启五年,皇上决定对西南用兵,乔允升力阻,致使西南一地丢失的数千里土地再也无法收回?”朱由校问道。
“臣……陛下,臣绝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现在还不是用兵的时机。”乔允升脸涨得通红地说道。乔允升没想到朱由校会在这件事情上纲上线,像他这种人是最注重名声的,那怕是百年之后的名声,如果死了还被骂成卖国贼,他只怕死都不会死得安宁。
“你们不想百年之后被人骂成卖国贼,朕也不想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