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靖康 (第1/3页)

好书推荐: 将军夫人

赵不凡被迫远赴海外之后,大宋向原本的轨迹迅速接近。

公元1125年秋,大宋宣和七年秋,也就是魏乘风第二次出海寻找赵不凡期间,皇帝赵佶决心扶持太子赵桓成为继承人,便着手为他扫平前路,而身为赵不凡嫡系的北军就成为最先被针对的对象。

燕云路宣抚使折彦质调任河东路宣抚使,返回折家军驻地,看似平级调动,实则被剥夺兵权。

梁山军与两浙路兵马换防。

水浒军与福建路兵马换防。

吴阶的鹰扬军和韩世忠的虎翼军被调至西疆,转由西军承担北疆防务。

竭力上书劝谏朝廷不要妄动北军的岳飞最惨,朝廷斥其“小臣越职,非所宜言”,革除了他的军职与军籍,其下两万神武军被转交给新任陇右都护刘琦统帅,驻扎在西疆的兰州。

杨邦乂、陆登、张宪、杨沂中等赵不凡一手提拔的人也同样在短时间内先后调离北疆。

赵不凡苦心打造的北军自此被瓦解,竭力支持他的朝廷重臣亦随之退散,便是朱家人都受到明里暗里的警告。

大宋文武大多认为此举是内部的权力争夺,不过是一位王爷在权力角逐里失败,不会对大宋带来太大影响,但金国人不这么认为。

调到北疆的宋军杂乱无章,一部分来自西军,一部分来自高俅的殿前司,一部分来自南方,根本不清楚北疆的情况,其中甚至夹杂着大量权臣安插的亲信。金国人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果断放弃往西方扩张,转而集中兵力南侵富饶的大宋。

西逃的耶律大石因此而得以喘息,成功建立起西辽的根基。

位于大草原西北的蒙兀族同样逃过一劫,他们趁机吸纳西迁的草原部族,最终形成一个新的部落联盟,而且推举英勇善战的“孛儿只斤·合不勒”为大汗。金国为安抚蒙兀人,册封他为“蒙兀国王”。

公元1125年10月,大宋宣和七年十月,金国一面稳定草原,一面任命完颜杲为元帅南侵大宋。

西路金军由完颜宗翰率领,攻打燕云路西部的大同府和朔州。

东路金军由完颜宗望率领,攻打燕云路东部的燕京府和奉圣州。

刚刚调到北疆的宋军毫无反抗能力,面对无敌的金国铁骑,他们就彷如待宰的羔羊。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完颜宗望便率部攻破燕京府,且持续向南推进,郭药师、王彦、刘壁等大量宋军将领见识到金军的可怕,先后选择投降,二十几万宋军顷刻化为乌有,其中单是燕京之战就有七万多宋军被俘,堪称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大宋朝廷彻底被打懵了,金国铁骑的战力令他们瞠目结舌,而且金人是部落文明,习惯于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以战养战,根本不需要管粮草辎重,所以他们的行进速度非常快,快到大宋朝廷根本来不及调度。

公元1126年1月,自毁长城的皇帝赵佶悔不当初,慌忙引咎退位为太上皇,并且先行逃到南京应天府避祸,太子赵桓顺利登基,定年号为“靖康”。

是时完颜宗翰已率领西路金军挺进河东路的太原府,完颜宗望则率领东路金军渡过了黄河,正快速向东京汴梁挺进,胆战心惊的赵桓也想南逃至应天府,但李纲认为皇帝不能在国破家亡的时候逃走,毅然拦住他的车架,最终成功将其劝回。

东京汴梁之战是完颜宗望首次遭遇挫折,由于李纲率领大宋军民奋勇抵抗,他始终不得寸进,而后不久,来自大宋各地的勤王兵马先后赶到,折彦质、种师道和姚平仲等人纷纷参战,使得宋军总兵力多达二十几万,战局自此出现转机。

不过大宋的内部隐患亦在重压之下连续爆发,优柔寡断的赵桓没有应对能力,完全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战术布署,再加李邦彦等无能奸臣乱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