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4/5页)

潘部长,单梁是一肚子坏水的人,跟关放鸣是一个德性。”邵卓出道,“而且特别贪财,全省十几个地级市,驻站记者所采写的舆论监督报道,大多都不是出于社会正义和道义,全都是以公谋私的筹码。”

“单梁的胆子那么大?”潘宝山道,“那可是会引起公愤的。”

“他做得隐蔽。”邵卓出道,“凡事都是由站长出面,他背后获益,不但是金钱,还有各种社会关系。因为有些报道地方不想报,就得去找他说情,只要见着单梁的面,几乎没有说不成的,但说成的代价是要买他的账。当然,社会关系归根到底也是钱,里面的利益往来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是没法子的事,以职权之便搞点动作,能看得见头,但看不到尾。”潘宝山道,“现实情况如此,所以也不白费劲,对那些没有什么太直接冲突的人,也不便多加关注,还是多集中的精力搞好自己的事情。等你到了日报那边,多谋划点稿件,成绩,很多时候是用得着的。”

“我知道,潘部长你放心,你给我指了路,该怎么走还是要靠自己。”邵卓出道,“否则就是不争气了。”

邵卓出的话让潘宝山听得很舒服,不过同时也多了点防备,对于说话漂亮的人,提防着点总没错。当然,这种提防只是出于自我保护,多少有点心理准备就行,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想到有备无患,潘宝山觉得有场小戏还必须做,就是在北京时对贾绪构说的松阳地热矿泉的事情,不能说完就算,该唬弄的也要张罗一番。

潘宝山决定回松阳找邓如美,对阳光矿泉会馆的洗浴区小小地改造一下。

第四百一十七章 给人

潘宝山悄悄地来到松阳。直接去邓如美的住处,和她商量会馆洗浴小改造的事。

“会馆露天洗浴区要做个假象。”潘宝山对邓如美是毫无保留的,直来直去,“选个合适的位置,找人挖一口井,不要太深,五六米就够了,然后沿井壁下去几米,再横向挖个略微向上斜的通道,铺设保温管道,距离要尽量远一些。到时在另一头把加热过的矿泉利用通道引进水井,制造出地热矿泉上涌翻冒的现象。”

“想造温泉?”邓如美听后笑了,“干脆学外地有的地方,向下钻个一两千米,还真能钻出地热来。”

“又不是搞真温泉,不费那个事。”潘宝山笑道,“前阵子在北京跟广电协会的一个领导吹嘘了一番,说松阳这边有地热矿泉,比温泉还好上多少倍呢。”

“担心人家万一来体验,会出丑?”

“那家伙是个玩客,肯定会来。”潘宝山道,“所以必须准备着,要不到时还真说不过去,纯粹是睁眼说瞎话,那丢人可就丢大发了。”

“好办。”邓如美道,“洗浴区的几个露天池子间隙很大,找块地挖口井很容易,或者就在边上选个位置,还更具隐蔽性,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主要工作量其实就是地下跑管线,管线跑好了,另外再上个小锅炉就是。”

“到时出水井口上再建个小亭子,把井口保护一下,不能让人随便过去,那样容易露馅。”潘宝山道,“这一整套下来不知要花多少钱。”

“几万块。”邓如美道,“很快就能完成。”

“越早越好。”潘宝山道,“年前就会来人。”

“那你就别担心了。”邓如美道,“一个星期内就能收拾得利利索索。”

“你总是让我如此省心。”潘宝山笑了起来,“邓姐,很多时候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了,我马上就开始想,要是能跟你搭班工作,那该有多好。”

“我看也好不到哪儿去,呆在一起久了各方面难免会产生疲劳。”邓如美道,“而且现在我感兴趣的是房地产项目,最近我一直扑在上面,悟出了点东西,觉得大有文章可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