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3/5页)

输得一塌糊涂不说,截获还剽窃人家的新乡镇建设的观点,是个很不光彩的人。

提及这事,自然就要谈起潘宝山。郁小荷拿潘宝山和万军做比,说了潘宝山的各种好。郁长丰问潘宝山是谁,名字好像有点熟悉。郁小荷告诉他是松阳市副市长。

见女儿这么推崇潘宝山,郁长丰自然是要上点心,他不动声色一探听,知道潘宝山已经结婚。于是郁长丰找了个时机,对郁小荷笑说那个叫潘宝山的已经有妻子了。当时郁小荷脸上略显失望,不过,马上就豁然地笑起来,说她只是赞赏潘宝山的能力,并没有别的想法。

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但郁长丰相信女儿的眼光,觉得那个叫潘宝山的应该是个不错的年轻人,所以对他也就多了些暗中的关注。也正是这个原因,几次关键时刻,帮潘宝山说了话。

这一切,郁小荷是清楚的,但潘宝山并不知道,他一直以为是徐光放托焦自高关系的缘故。当然不可否认,焦自高确实也进言过,作用也有。

总的来说,关系,几乎人人都想利用。

此时的潘宝山,在郁小荷离开办公室正陷入沉思,他寻思着是不是该利用同学这一层特殊关系,向郁长丰靠拢一步。

但在潘宝山看来,利用关系得有个前提,要有过硬的实绩,否则就成了跑官专业户,上不了大台面。不过,潘宝山也知道,想拥有过硬的实绩并不容易,必须得有过硬的工作能力,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把本职工作做好。

当然,潘宝山也清楚,凡事都有个推进过程,不能冒进,否则就显得急功近利了。而当下最需要做的,就是等到了广电局以后,把那块本职工作搞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摸透郁长丰的工作思路和关注的重点,进行一系列呼应,那就妥了。

一切需要按部就班,稳步开展,等待的过程在所难免,关键是要耐住性子。

想到这里,潘宝山感觉理出了点头绪,精神稍稍放松了些,两手抱着后脑勺躺在椅子上,开始闭目养神。

躺下没多会,手机响了。

潘宝山起身拿过手机一看,号码很陌生,但电话一接通,对方却很熟悉,是邵卓出。

第三百八十二章 螺丝对螺帽

邵卓出是相对比较活套的人。他听说潘宝山到了省委宣传部任副部长,立马就跳了起来,拍着巴掌说苦日子到头了。他寻思着找潘宝山说说话,自己的境况就能有所改观。很长时间以来,他窝在《瑞东晚报》驻友同记者站,被站长压得抬不起头,憋屈得要命。

话是不用多说的,因为邵卓出已经跟张道飞通过电话,知道潘宝山曾主动问过他。邵卓出只是向潘宝山表示祝贺,恭喜迁升。

潘宝山也不把话讲明,该帮的他肯定会伸手,也都算是明白人,用不着把话说白。潘宝山只是问邵卓出,想不想回《瑞东晚报》本部。

邵卓出略一犹豫,说回本部可能会不得个别领导待见,如果能换个城市驻站倒也不错。潘宝山知道,邵卓出说的个别领导是单梁,那确实是个比较麻烦的事,因为单梁并不容易摆布。潘宝山了解过,单梁原是《瑞东日报》要闻部主任,尔后到晚报做了副总,又升为老总,也是个比较有能耐的人。最关键的是,他和关放鸣是一路人,怎能会轻易听他的安排?

不过即便如此,该上紧过问的事也不能回避。和邵卓出通过电话后,潘宝山即刻决定去《瑞东晚报》看看,反正现在也闲来无事。

潘宝山给李牧拨了个内线,把事情说了。李牧马上通知小车班安排车子,然后打电话给《瑞东晚报》党办,说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潘宝山要去视察工作。随后,李牧赶紧打印了一份《瑞东晚报》的资料,送到潘宝山面前。

了解视察对象的基本情况是常规,否则出口就是大外行,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