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 (第3/5页)

“那好,现在不提倡开长会,适可而止。”潘宝山笑着对众人道,“等下大家都去宴会厅,我们略备酒水,请各位开怀畅饮,共叙未来!”

企业家联谊会就这么结束,以潘宝山的高姿态收场。

对潘宝山来说,这姿态还不算高,他还打算利用年前或年后的时间,专门去省里找郁长丰,就港口建设进展作阶段性汇报。不过这之前,潘宝山想把保障房应保尽保工作落实到位,到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回报点,否则单单汇报港口建设工作,难免有点单薄,毕竟离正式开港还差得远。

其实潘宝山没有料到,保障房应保尽保工作的完美收官,给他带来了一项耀眼的光环。

春节前几天,省委副书记江成鹏来松阳送温暖。潘宝山对他的热情可想而知,江成鹏的诚挚也溢于言表,两个人彼此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如胶水般粘合。

送温暖要看望低保户、困难户,这是个看似简单却很复杂的事情,因为在选择看望对象上的工作量很大。每年,对省里来送温暖的领导,要选那些眼头亮的人家,家境不能太贫困,而且主人还要能说话、会说话。

江成鹏是知道这些的,所以他提前给潘宝山打了招呼,说他并不喜欢去刻意安排的人家,随便、随机就行,看看真实的情况、听听真实的声音也好。

潘宝山知道江成鹏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也就作罢,也省得耗时费力,无非是跟江成鹏加深点接触就行。而恰好,活动期间又赶上了保障房应保尽保的关键节点,本年度最后一名有搬迁意愿的申请户顺利搬迁。

这是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江成鹏知道这一点,他主动提出来要去看看。潘宝山当然乐意,毕竟这也是摆功的机会,于是便高高兴兴地把他引了过去。

江成鹏看了现场,询问了相关的做法,表示出了高度的赞赏,他说瑞东省目前还没有哪个城市能做得这么好、做得如此完善,回去后,一定会做好这项宣传工作,同时向省委建议推广松阳模式。

这一点,江成鹏不是说大话,他真的是当成了一件认真的事。回到双临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向省委宣传部发出指示,要利用各种媒体,对松阳保障房应保尽保出实招、见实效的先进做法好好宣传报道一下。

第六百六十五章 采访典型

报道的采访应该还是比较及时的,因为春节前时间实在有限,也就没有行动,但节后上班第一天,江楠就接到了《瑞东日报》的采访接洽电话,点题要就廉租房的创新做法做深度报道,以总结经验宣传推广。

江楠接电后立刻向潘宝山汇报,问什么时候让省报的人过来合适。对此,潘宝山一点都不含糊,说明天来最好,这是张脸面的事,赶早不赶晚。另外,他还对江楠说,对省报的记者要热情周到地接待好。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瑞东日报》果真就来人了,而且领队的不是别人,是老熟人张道飞。所以,计划也就相应地作出了调整。

本来的计划,是由江楠先接待采访组,就廉租房的系统性工作进行介绍、陪同到房管局了解情况以及实地看具体的实施点。现在,因为张道飞的到来,江楠觉得还是要跟潘宝山说一声,这对人家也是种尊重。

这个消息对潘宝山来说也是个兴奋点,一直以来,因为玉挂坠的事,潘宝山始终都想找个机会向张道飞表示感谢,只是实在没有时间专门抽出机会,而现在正好是个机会。

潘宝山决定放下手中车改推行的工作,亲自陪同张道飞全程采访。

“张主任,没想到会是你带队来松阳,否则我早就过来了。”潘宝山见到张道飞主动向前招呼问好。

张道飞诚惶诚恐,立刻快步迎上,他很清楚自己的今天完全是得益于潘宝山的帮助,“潘书记,你这么说让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