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部分 (第3/4页)
来自琉球复国组织的代表,在上海于今晨召开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组织秘书长会议上,会议除了肯定组织成立以来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并就琉球问题展开了第三轮讨论。”;
琉球群岛,这个新的名词在共和国国防部的新闻通报会上被提及,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其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共和国究竟为何要在如此一个铭感时期再次提及一个很是敏感的词?在场的记者纷纷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最大的猜疑就是共和国一直以来都是正大光明的扶持朝鲜独立势力,而对于是否有私下和亚洲其他地区民族独立势力有接触或者是直接扶持,都很是讳莫如深,但这一次将共和国接触并讨论琉球问题公开化,肯定不是项庄舞剑,而是毫不避嫌的瞄准着日本。
而琉球群岛到底在哪儿?它真要成为共和国和日本之间扮演何种“角色”?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作为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并号称“万国津梁”的琉球群岛,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岛往西南延伸约1;100公里到台湾东北,是东海与菲律宾海的分界线。陆地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岛屿55个,分为3个较大岛群,北部为奄美岛链、中部为冲绳诸岛、南部为先岛诸岛。
琉球群岛当中,最大的岛屿是1204平方公里的冲绳岛和712平方公里的奄美大岛。这些较大的岛屿原先都是火山岛,且有山地;而较小的岛屿则大都为珊瑚岛,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属ya热带气候,雨量充沛,但自然资源贫瘠,当地人暨琉球人大多以种植甘薯和稻米为主,自日本侵占以来经济结构至今毫无任何变化,始终贫穷。
可以说,琉球群岛的自然条件和现状都很不好,除了地理位置处于重要贸易航道上而显得稍具作用,同时也具备了一定军事战略地位,比如日本在琉球岛群得驻军就显然阻止了共和国跻身太平洋大国,形成共和国走向真正海洋大国上的一个自然岛链。所以,反复对比琉球岛群各种历史背景、经济现状、可能作用之后,不少人都很肯定,琉球群岛或将因军事战略用途而引发一系列的纠纷,乃至大规模的冲突、战争。
想到这一层后,记者们再也不觉得此行有所不值,倘若真要是共和国要借琉球问题大做文章,那么接下来新闻官的话就很值得思量玩味了。
“琉球群岛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一个海岛群?今天我们暂且不论及这些问题,现在我想为在场属于世界其他国家各种媒体的记者,讲述一番琉球岛群的历史,尤其是已经快要被不少人淡忘的琉球国,古往今来很长时间之内都是我中华附属国的国家。”
相传公元六世纪中后期,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异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岛,南至与那国岛时,见一片珍珠般的岛屿浮在海面中;“若虬龙浮在水面”,遂为其取名流虬。而在唐朝李莞们编纂隋书时,为避帝王龙讳,将该地更名为流求。至明朝朱元璋时期,将该地美名以“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
琉球早期历史基本无从考证,但在十二世纪以后,该地区可以肯定的是已经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早期氏族社会,并出现了国家。1406年,察度王世子武宁被佐敷按司巴志推翻,巴志自立为中山王。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向明朝进贡。
从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但在1406年,察度王世子武宁被佐敷按司巴志推翻,巴志自立为中山王。1416年巴志征服山北、1429年征服山南,形成以首里城为王城、统一的琉球王国。在1430年明宣宗赐琉球王姓为尚氏,史称“第一尚氏王朝”,从此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