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 (第1/5页)
许传音感觉脑袋晕乎乎的,他只是个小官僚兼资本家而已,周赫煊莫名其妙找到他,又莫名其妙给他20万大洋,还说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
直到几个月后,许传音才真正理解了周赫煊的用意。
实际上,国民政府从今年11月份开始,就在有计划的组织南京市民撤离。对于内迁的难民,政府沿途在各市县设有难民所,免费发放难民证和少量路费,同时也联系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予以扶助。
在战争爆发前,南京的常住人口是101。5万,而到南京陷落的时候,已经只剩下50万了,能走的早就提前走了。
那些不愿走的南京市民,大致分为五类:
一是奉命留下的。比如划拨给国际安全区的警察,比如国党和共党特务,又比如学校、医院和机关单位的留守职工。
二是自愿留下的。比如世界红子会的副会长许传音博士、协管金陵女大难民营的程瑞芳女士,他们都自愿留下来救助难民。
三是难舍故土的。谁都料不到日本会搞大屠杀,好多平民百姓辛苦半辈子,终于打拼出一点家业,比如店面、比如房产、比如土地。让他们丢下这些产业,背井离乡朝着未知的远方前进,他们很难下定决心。
四是难以成行的。这些人生活比较贫困,大撤离期间车费昂贵,交通工具难寻,只能靠步行一点点前进。太辛苦了,而且生活没有保障,他们都不愿走。
五是亲日派。这些人仗着跟日本人有联系,或有生意来往,或直接当汉奸,还以为日寇来了就能升官发财,结果好多都稀里糊涂死在大屠杀当中。
历史上,南京宪兵挨家挨户动员撤离,耗尽唇舌之力,也无法劝动那些市民离开。
周赫煊又能有什么办法?
就算到处宣传日寇要搞大屠杀,那也得有人相信啊!
周赫煊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可靠之人留下一笔捐款,给生活困难的难民提供帮助,让那些想走而没有能力走的人得以保命。比如这种情况,宪兵怎么劝说都不走的一户人家寡妇指着卧病在床的婆婆和几个小孩反问宪兵:你让我怎么搬?
有了周赫煊的资助,至少那些孤儿寡母可以离开。
周赫煊鞠躬敬礼道:“许博士,请你务必帮忙,拜托了!”
这招很管用,一般人还真受不起周赫煊的大礼,许传音连忙扶住他说:“钱我收下,我给你开一张收条。若是用不上,等以后再还给你,如此可好?”
“多谢!”周赫煊抱拳说。
等把周赫煊送走,许传音才站在阳台自言自语:“什么乱七八糟的?”
在南京大屠杀以前,许传音只是个普通人,他还没有得到灵魂和人格的升华。
当然,既然答应周赫煊帮忙,许传音这样有责任感的好人,肯定会尽量给困难者提供救助,能救下几个算几个吧。
离开南京,周赫煊又专门去了一趟汉口,视察正在修筑当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时值夏季,洪讯将至。
武汉三镇的长江水位明显上升,估计再过半个月,大桥的修建又将暂时停工,因为年年爆发的洪水就快来了。
周赫煊询问了一番进度,得到的答案是,大桥至少要到明年春天才能竣工,稍微出点问题恐怕要拖到夏天或秋天那时正在打武汉会战。
周赫煊决定仿效茅以升的做法,让施工方在桥墩上预留安放炸药的洞口,方便以后日军打来了就炸桥。
这座桥在南北交通运输中非常重要,早建成一天,就能为战时物资和士兵的运输提供便利,同时还能方便北方逃来的难民过江。
希望能早日建成,并顺利炸毁吧。
826【死字旗】
周赫煊在武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