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5页)
倒没想那么多,最后也进了总社,我还连新闻专业都不是,读的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电子工程。”
“电子工程也不错啊,不就是传说中的‘Double E’么。”我更纳闷了,这个专业在工科里算是相当好的了。去年我们公司里招机械行业的研究员,还有一个电子工程专业的男生来面试。据说这人是学校里的牛人,我们也发了offer给他,最后他却没来。后来听说,他去了瑞银。
“你倒是挺了解。”他扭头看了我一眼,眉毛微微扬了一下。
“从double E跨到新华社去,这跨度还真不小。”我对他愈发好奇了起来。“到也蛮可惜的,毕竟读了四年。不过,倒也没什么,”我又想起来去年招聘的事情,于是说,“比如我们这个行业,现在都流行玩‘跨界’,有专业背景的人,反倒是更容易到这个行业中来。”
我以为他会问关于我工作的事情,他却没有,还是顺着之前的话题说:“没什么,虽然都说‘学以致用’,但大学不是职业学校。重要的还是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应奢望以后真的能用到什么知识什么技能。”
我却不同意他的说法,便说:“那到也不尽然吧。比如说我吧,现在还是觉得学校里的一些东西是有用的。只不过当时以为重要的,工作后未必真用得到;当时不以为然的,现在反倒经常能用的到。”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的。在学校的时候疯狂的想成为技术派,做很复杂的模型,真正工作了以后才发现,这些根本用不上。
他笑了一下,说:“就是这个道理,重要的还是方法,学什么就用得到什么,那就是新东方厨师学校了。”
我被他逗乐了,原来他不止知道天堂的事情,还知道新东方。“那你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学新闻去?”我又问他。
“那个时候还是父母给选的专业。”他说,“后来才觉出来我的兴趣根本不在这里,学着倒也还可以吧,就是完全不感兴趣。”
【53】要往哪里去
说话间,我们走到一座小桥附近,正前方的路看着比较平坦好走,可是上面没有什么人。一个标识指向桥的另一侧,我们于是过了小桥。这边又有两条路,左侧的一条,地上都是石块,看着比较陡峭些;右侧是一条土路,比较泥泞,不时有藏民牵着马上下。我不愿意一路跟在马屁股后面闻那股味道,就提议说:“咱们还是走左边吧。”
他没反对,我们于是沿着左侧的路往上走。这条路是开在山水之间的一条林荫路,左侧是山,右侧是潺潺奔涌的河水,路也说不上难走,只是一直是在爬坡,比较耗费体力。我的高原反应应该算是彻底消失了,但是经过前两天的那种折腾,感觉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这段路又一直是上坡,难免走得气喘吁吁。好在是在树荫下面,不至于出太多汗。
“那去做记者是你自己的选择么?”我尽量让语调连贯,不至于被急促的呼吸打断。
“是。”他的口气很坚决。
“但是后来又离开?”我又问。
他想了想,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他说:“应该是从大二开始吧,我看了一些书。我觉得有句话说的挺对的,原文不记得了,大意是说人在关键的时间读到一本关键的书,性格大概就被决定了。在那之前,我一直顺着父母给指的路,一路稳稳当当的走到大学。突然有一个时期,我记得就是大二刚开始的时候吧,我突然对生活很困惑,对自己也很困惑。那时候开始想一些问题,后来想起来,这些问题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的,只不过因为太顺利的缘故吧,一切都被掩盖起来。”唐宁杰的体力很好,走了这么久,说话一点都不喘。
他说的情况和我是多么相似啊!我忽然觉得应该感谢大学,不管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关键是它让我们真正从父母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