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部分 (第2/5页)
“谢老师夸奖!”子舆顿时开心道。
“师弟,你的天赋,在我们之中也是最高,三千里大道?我记得半年前,你也达到了吧?你怎么不给那杨朱看看?”子路顿时羡慕的看向子舆。
子舆对着子路微微一礼,笑了笑,没有解释。
一众孔子学生,顿时一阵扬眉吐气。
……
五日时间,一晃而过!
五日之内,被推迟请教老子的学者们,纷纷得到消息,老子要与孔子论道。
顿时,得到消息的人广而告之,那些学者们非但没有因为推迟而恼怒,反而一阵兴奋。
因为,从一众老子学生处,早已得到消息,那孔子可不仅仅是请教这么简单,上次在邙山论道,却是与老子争锋,最终,败的一塌糊涂。
如今,第二次论道,不,这是来下战书的?
老子居舍四方,早已等候了无数学者,当然,这些学者也不敢出声,怕打扰了老子。
屋舍外,此刻正有着两方弟子。
一方尽是紫色道袍的老子学生,以杨朱为代表。
另一方,却是白色儒袍的孔子学生,以子舆、子路、颜回等人为首。
泾渭分明的站在两边。
老子学生,纷纷露出自傲之色,孔子学生,纷纷捏紧拳头。
彼此并不关注彼此,只是关注正前方的屋中。
屋中,孔子和老子端坐在一个小茶桌之处。
旁边有着一个小炉子,小炉子上,如当年邙山论道一样,烧着一壶茶。一旁有着几个空杯子。
如邙山论道时一样,这茶,可不是现在喝的,而是等到定输赢后,敬的茶!
这一年,孔子五十一岁了,不复三十岁时的意气风发,多年在外餐风雨露,头发有些发白,看上去苍老了很多,但,一双眼睛,却越发明亮了很多。二十年的周游列国,让孔子洗去铅华,返璞归真了。
对面的老子,依旧白发白须,看上去还是原来的样子,气定神闲,看向对面的孔子。
“一别二十年了,听说,你在北方,儒道大成了,此次前来,有何指教?”老子平静的看向孔子。
“儒道大成还早,空游了二十载,只是略有所得,还未入大道之门,特来再请教老子!”孔子平静道。
老子看向平静的孔子,却发现,此刻的孔子,比二十年前沉稳了无数,上一次,孔子虽然语气平静,但,眼神之中,却充满了斗意。
可这一次,孔子的眼神都已经平静了。
这股平静,不是故意不表露形色,而是发自内心的平静。
这股平静,自己的一众学生中,可从来没有过,哪怕那个自己寄希望重大的杨朱,比孔子此刻的眼神,也差出不止一点半点。
“你想请教什么?我还不知你大道如何,那日过后,你又有何感悟,可否让我先知晓?”老子平静的看向孔子。
“自然!”孔子点了点头。
说话间,孔子也不再压抑,顿时放出自己的大道。
“轰!”
从孔子身后,一条白河冲天,滚滚浩然正气平铺而开,滚滚儒道声音响彻四方,二十年来,《论语》之音,已然盖过《春秋》之音,听之让人肃然起敬。
老子的学生们纷纷抬头,特别那杨朱,眼中闪过一股斗志。
虽然被老子批评过了,但,杨朱尤觉得,这孔子还真是不知量力,居然敢来和老师论道,当年三千里大道算的了什么,自己如今也三千里大道了。
老师也是的,那孔子来挑衅,让学生阻拦就足够了,何劳老师亲自处理啊。
杨朱其实也想通过论道之争,打出自己的名气。
“一千里,两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