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3/5页)

此去经年,不知何时再次相见,我们说点快活之事,可好?”苏辙眼睛亮亮的,酒后脸也红红的,说不出的招人疼。苏轼心里看得欢喜,果然是自己带大的孩子,越看越喜欢。

“哥,皇上也要封我官,可是父亲现下身体不好,在京城没人照顾,所以我奏乞圣上许我在京养亲,圣上应允了。”苏辙知道苏轼走后,父亲会更加寂寞,所以决定继续在京陪着父亲。

“嗯,子由长大了,有你在,哥也放心。”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泥雪。

骑驴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岆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提。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蹇马但鸣嘶。”这就是前面那首《渑池怀旧》所写下的背景。

第二日,苏轼打点好行装,和沈绛告别后,由苏辙送出京城,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沈绛看着兄弟俩的背影,那条路漫漫且坎坷,但是他们两个若是能相扶着走过,那一路也将风光独好。

没过多久,苏辙被派往大名府担任推官,由于大名府离京城近,可以时常回来看父亲和沈绛,加上沈绛的劝说,这次苏辙没有拒绝,这大名府乃关防要地,韩琦、欧阳修等人都在此治政安邦,对苏辙来说也是种经验的积累,于是,刚聚在一起没几天的大家,又各奔了前程。

沈绛有所不舍,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没有权利阻挡那些伟人的前路和历史的车轮。

最近包拯连升三级:礼部侍郎,三司使,枢密副使。沈绛也一有空就经常去他那里溜达,和白展堂小朋友勾搭勾搭,想看看他另一个爹那锦毛鼠的模样。每次沈绛和白展堂趴在窗户根,想要偷窥每次回来都不走门而爬窗子进到那只公正的猫的房间的老鼠,都被两个武林高手恭恭敬敬请出来,(白展堂是被扔出来)。

“哼,大爹爹真小气,不让你看就完了,还不让我看。”嘿,这小子真是没礼貌,回头得好好教育。

“你没看我是被请出来,你是被扔出来的么,说明你地位没我高。”气死了气死了,白展堂气得直咬牙,怪不得大爹爹说文化人不好惹呢,能噎死人。

不过最近,沈绛因着包拯的身体不太好,去得多了些,却不和白展堂闹了。包拯这身体,连唐慎微看了都无济于事,可想,这一代名臣即将陨落。

而欧阳老酒鬼也老找沈绛小酒鬼来喝酒聊天,只是遵从了赵宗实的口逾,只谈风雅,不问国事。不过沈绛还是知道了这老东西看着无厘头,可又升官了,从枢密副使升了刑部尚书,又平级调动当了兵部尚书,在官场上可谓春风得意啊。

公元1062年,宋嘉祐七年,包拯任礼部尚书,时不足三月,于五月卒于任上,这“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的好官,就这样,带着人民的哀叹和扼腕,离开了人世,仁宗赐谥号“孝肃”。

沈绛也感染了百姓的悲伤,出殡那天,携着他的学生们送了包青天一程,回头对那些不明所以的孩子们说,“以后你们若是当了官,可以平庸,可以无为,但一定要做到的就是爱民。”看那跪满十里的送葬队伍,就知道,爱民如子四个字,在包拯身上得到了体现。而听到这些话的学生把这句断章取义了一下,然后把“作官可以平庸,可以无为”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个人就是那被称为“古之伤心人”,而现在只有13岁的秦观小朋友。

“鲁直,怎么了?”沈绛看黄庭坚坐在石椅上撑着脑袋闷闷不乐。

“先生,苏轼和辙儿好长时间都没有写信给我了。”原来是这样啊,其实你苏轼哥哥昨天还写信给我了呢。为了不打击这宝贝,沈绛决定不告诉他才好。

“咦?先生,你在做什么?好象糊了,好大味道哦。”果然好大的烟味,可是沈绛因为今天晚一点赵宗实要带顼儿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