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2/4页)
那都是昨ri黄花了!
李仙童倒是像个没事人,和临桌的同僚有说有笑。但是其他的六品千牛看在眼里,悟在心中……平常都是李仙童和四御刀形影不离。至从薛绍一来,这左奉宸卫里好像有那么一点变天的味道了!
饭罢之后,薛绍叫亲随把李仙缘从太史局叫了来,再汇合四御刀与薛楚玉,一行七人去了兵部选院南曹。
薛绍把他们六人的名单正式报了上去,并且办完了相关手续。
讲武院是一块大蛋糕,但是眼下知情的人还不多。薛绍手上一共只有六个名额,所以必须尽早明确。万一消息传出去免不得就会有人登门举荐,到时可就容易厚此薄彼的得罪人了。
元万顷拉住薛绍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阵,让他把李仙缘剔掉将宋之问加进来。薛绍哪里会肯,于是推说既然裴公那么反感宋之问,我再将他加进来不是摆明了跟裴公做对吗?
元万顷又说,把之前定下的十七名兵部书令使剔掉一个换上宋之问。薛绍实在是无力与他争执了,索xing回了两个字——“不行”!
元万顷很生气说薛绍违逆官长不敬尊长,薛绍颇费了一番口舌才说服了这个xing情迂腐但是没有坏心的小老头儿。元万顷消了气,说玄武殿那边两ri后可以正式开用,叫薛绍做好准备,薛绍这才抹了几把冷汗带着一行人离开了兵部。
走到了人少僻静处,出身清河崔氏名门、还考取了进士的崔贺俭非常不屑的说道:“那个宋之问与我是同榜进士,我倒是知道他的底细。裴公厌恶于他,一点不奇怪。”
“说来听听?”薛绍倒是记得“宋之问”是鼎鼎大名的大唐诗人,留给后世的诗篇不少。
崔贺俭说道:“宋之问的父亲宋令文绝对是个人物,他富文辞、工书法并且膂力绝伦,人称‘三绝’。宋令文有三个儿子分别学了父辈的一项长处,宋之问是长子以诗赋见长,倒也还生得一副好仪表。但是宋之问的为人非常的谗媚jiān滑并且心狠手辣。当年我们一同赶考的人当中有一个叫刘希夷的学子,是宋之问的外甥但是年龄比宋之问还要大四五岁。刘希夷相当的有才华,当时也考取了进士。他们舅甥二人同榜登科,传为一时美谈。可是没多久,刘希夷就神秘的失踪了。”
“怎么回事?”众人问道。
崔贺俭冷笑了一声,说道:“据说,就是因为那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最初这诗句是刘希夷作出来的,宋之问相当的喜欢,于是就让刘希夷将诗句让给他。刘希夷最初答应后来又拒绝了,这件事情我知道得一清二楚。宋之问因而恼羞成怒叫家奴把刘希夷装进麻袋活活打死,然后埋藏了起来。有人报了官却因为没能找到尸首,所以宋之问没有获罪。他因此得意洋洋,还请人喝酒庆祝了一场。裴公当时正是主持‘身言书判’科考取仕的吏部诗郎,听闻此事就将宋之问从授官名单上直接剔除了,宋之问因此一直没有得授职事官。”
“裴公做得对。就算宋之问没有坐实杀人之罪,但是不见了外甥难道就值得摆酒庆祝吗?”薛绍直摇头,“还好我刚才没有屈从元万顷,答应收下他!”
“对,我等羞于与之为伍!”程伯献等人一同说道。
一行人边走边聊,约好后天辰时一同到大明宫玄武门外集结,然后再去玄武殿。在讲武院的这段时间都算是“公差外派”,原来的本职可告暂停。李仙缘不用去太史局挂羊头卖狗肉,薛绍这些人也就不用去宫中当值戍卫了。
回到卫府官署,薛绍坐下来吁了一口气。
最近可是真忙,婚事与讲武院的事情推在了一起。左奉宸卫新官上任内部纷争也不容回避,兄嫂来了都没有时间去招呼。稍后还得进一趟宫里,问一问交待太平公主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还得和她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