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2/5页)

茶,还是一种享受。

这么一家茶馆,生意也一定错不了。

可下,如今座儿已经上了九成了。

这家“陆羽居”生意好,还有一个原因。

靠里一座台子,台子上有卖喝的。

卖唱的全是十七、八,长得俊俏的姑娘,弹的是琵琶,唱的最多的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关山月一进门,一名伙计就满脸堆笑,躬身哈腰的迎了上来,把关山月引到一处角落的座头坐下,这不是一付好座头,离卖唱的台子也远了些。

只这一付座头了,好在关山月既不是来喝茶的,也不是来听曲的。

点好了茶,伙计走了,关山月抬眼环顾,扫视各座。

他没看见有什么特别奇特的人,只觉得离他不远的一付座头上的两名茶客有点扎眼。

这两名茶客穿着、打扮俐落,有点像江湖人,可又不全像,一时看不出究竟是干什么的,只是他俩脸有凶相,目有凶光,绝对不是什么好来路。

不管奸来路,歹来路,绝对跟关山月没关系。

他俩是先来的,原就在座,不是跟着关山月进来的,而真,从关山月进来到如今,也没看过关山月一眼。

就凭这两样,绝对跟关山月没关系。

既然没关系,关山月就既不必关心,也不必在意。

伙计躬身哈腰,满脸陪笑把茶送来了,又躬身哈腰,满脸陪笑的走了。

关山月喝茶了,也听曲了。

茶既然送来了,不能不喝;曲既然唱上了,也不能不听、边喝茶,一边听曲,一边等,等有人盯他,等动静。

他认为,“黑白双煞”应该已经知道他来了“九江”了!

盯他的人该出现了!

虽未必会有什么动静,但盯他的人该出现了。

是么?

每个地方都少不了有要饭的,要饭的也会挑人多的地方跑。

“九江”也不例外。

本来嘛,人少的地方要什么饭?跟谁要?

叫要饭的,手伸出去要的可不都是饭,也要钱,要到了钱,一样能买饭填饱肚子。

既是要钱,当然往人多的地方跑。

同样的,酒楼、茶馆人多。

要饭的会往酒楼、茶馆这种人多的地方跑;酒楼、茶馆这种地方的掌柜、伙计也都会装没看见,不会管,不会赶。

要饭的可怜,谁不同情?行好、行善也为自己积德不是?

要饭的必会有分寸,约束自己,绝下会成群结队往一家跑,一家顶多一两个,也绝不扰客,伸手出去,给就要,不给就走,绝下纠缠不休。

其实,最要紧的还是要饭的不能惹,一旦惹了要饭的,做生意的生意就不要想做了,天天来一群,不用吵,不用闹,只往你门口一站就够了。

不吵、不闹、不犯王法,地方官府、衙门也无可奈何!

当然,酒楼、茶馆里的客人例外,客人敢惹要饭的,不过,酒楼、茶馆里的这种客人并不多。还是那句话,要饭的可怜,谁不同情?行好、行善也是为自己积德。

还有,饮酒、吃饭、喝茶是什么事?谁会在这时招惹不痛快?

只是,说酒楼、茶馆里的这种客人不多,并不是说绝对没有……

“陆羽居”进来个要饭的,是个年轻要饭的,十七、八,眉清目秀的,只是一脸脏,一身脏,一手端着个破碗,一手是打拘棒,进来就挨桌递出碗去,也不说话。

不用说话,谁都知道他要干什么?

这时候挨桌央求施舍,不也扰人听曲?

一桌又一桌,想给的给,不想给的不给,看也不看一眼,都没事儿。

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