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4/5页)

李牧笑道:“王上所虑者,不外是匈奴。蒙恬将军与匈奴打了一仗,虽然打出了华夏的威风,以李牧之见,匈奴必然不会甘休,会派兵南下,骚扰边境,这事王上应该早为布置。”

“知我者,李将军也!”秦王欣然而笑,道:“寡人所虑者正是匈奴也!匈奴侵扰华夏不绝,大秦,赵国,燕国为此而修筑了长城,意在阻止匈奴南下。现在赵国,燕国灭了,总不能连他们捍卫华夏的正义之举也灭了吧?他们昔日与匈奴交战之事,现在由大秦做了。

“以寡人心里所想,现在出兵大草原,一举踏平匈奴,那才不愧是男儿事。可寡人是王上,不能意义用事,现在的局势寡人以为应该是先南后北,先灭楚,再对付匈奴。对匈奴能忍则忍,可也不能忍到任由匈奴自由进出吧?

“李将军,寡人是想请你坐镇北方,镇慑匈奴,为寡人平定南方争取时间。李将军威名远播草原,只要将军到了北地,匈奴必然不敢南下,李将军可愿为华夏百姓勉为其难?”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七章 伐楚之议(四)

明显,这话大出李牧意料之外,李牧愣了一下方才道顾,李牧感激不尽,只是李牧是败军之将,不祥之人,若是为将,恐有辱大秦,还请王上三思。”

“什么三思两思的。”秦王想也没有想,道:“这事就这么定了,就你李将军去北方,总领北方防务。”

秦王不仅要用李牧,还是重用,要他总领北边防务,这一手不仅大出李牧的意料,也出周冲他们的意料,又不得不承认秦王如此安排不仅有气魄,还在于有见识。当前中国所有将领中就李牧在北方胡人眼里最是有厉害,现成的威名,只要他往那里一站就足以震慑匈奴人。要是换作蒙恬,或是在座的任何一员将军,他们也能守好北方,但一定要打几仗才能做到,不会象用李牧这样现成。

总领北方事务对于李牧来说,他想都没有想过,依他想来秦王即使要用他,也不过是给他几万军队,让他到北方去抵抗胡人,万未想到秦王是如此大手笔,如此信任,猛地站起,吃惊地道:“王上,这万万不可呀!”

秦王挥手道:“有什么不可以的?寡人敢把你李将军放到那个位子上,就是信你,不怕你带着军队再打回来。你李将军威名震于异域,胡人闻你之名而丧胆,你足抵十万之众,有你在北方,寡人也就放心了,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南方。当此多事之秋,华夏抵御外侮之际,李将军难道就不想为华夏出力?”

李牧一下跪在秦王脚边,以头触地,泣道:“王上。臣李牧原以为能为王上略出一二主意,若能得王上采纳已属万幸,万未想到王上如此信任,李牧就是肝脑涂地也不会让胡人南下一步。”

秦王哈哈大笑,把李牧扶起来,道:“李将军请起。李将军,你知道寡人什么时间最高兴吗?就是这一刻,听到李将军愿为华夏出力,共御外侮的豪言,寡人甚尉。对了。蒙恬和王贲善于骑兵作战,寡人决定让他们两人给你当助手。”

蒙恬和王贲是秦军中的后起之秀,两人善兵善谋,表现极其出众,足以独挡一面,居然给李牧当助手,那是对李牧莫大的信任。李牧热泪盈眶,道:“王上怎么说,臣就怎么做。”

“坐坐,李将军请坐。”秦王拉着李牧坐下来,道:“李将军久在北方,对胡人极是了解,李将军你以要如何才能对付胡人?”

李牧分析道:“王上,以李牧之见,胡人逐水草而居。无城廓之守,自小就生长在马背上,极为骠悍善战,尤精骑射之术。因而胡人是一支机动性强、进攻能力出众的军队。不了解胡人地仅以此得出结论,认为胡人不可战胜。王上是知道的,昔年赵武灵王先是惨败于胡人之手,认识到胡人的长处,才果断地命令国中胡服骑射,赵国才转弱为强,拓地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