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4/5页)

他这么说太过苛求了,周冲也理解他的心情,道:“内史将军这话虽不近情理,可也是英雄之心呐。”

二人正说着,城头上一人大声喊话。道:“城下秦军听者,叫周冲听话。”

周冲回道:“周冲在此,请问是哪位能人?”

城头上的王义民道:“在下王义民。请问周先生,秦齐世代交好。秦国为何不顾兄弟之谊,冒然进攻兄弟之邦,绝数十年之好。秦王必然是误听奸人之言,若周先生能够向秦王晓明大义撤兵,一则可全秦齐兄弟之谊,二则可免生灵涂炭,功莫大焉。王义民良善之言,还请周先生三思。”

齐王一心盼望群臣出计出策,可是群臣束手无策,王义民忠肝义胆。主动请命,愿率军守城,誓死力战。齐王一听他的话。大喜过望,连升王义民数级,委以重任。王义民这人有胆识,有才情,就是脾气太怪了,要不是国难之际,以他的怪脾气哪会肩负这种重任。他接手之后,大刀阔斧地整顿,在极短时间内,使得临从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变得戒备森严。

其实,哪个一英雄豪杰没有一点怪癣?往往就是这种怪癣葬送了英雄豪杰,因为人们往往不能理解,不能容忍,诚为英雄之痛。

一见面就说漂亮的言词,再质问一通,这是例课,周冲一点也不意外,反问道:“王大人何故颠倒黑白,正话反说?请问王大人,是大秦不义在先,还是齐国无情在前?”

王义民笑道:“数十年来,齐国与秦国交好,齐国年年贡奉不绝,从无半点违例之事。秦国先是弱魏,再是攻韩,齐国要不是念两国情义,若出兵相助,秦国能得志吗?”

周冲也不是省油地灯,哈哈一笑,道:“齐国历来反复无情,不顾秦齐兄弟之谊,为何在先昭襄王攻打时出兵相助信陵君?春申君攻秦,齐国为何兵临函谷关?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敝国攻打赵国雪先昭襄王兵败之耻,齐国为何听信公孙辩之言,出兵助赵?”

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王义民口才虽好,也不能强辩,笑容不变道:“若敝国不行救赵之名,哪有擒公子嘉之实?周先生明智之人,为何不计实利而计虚名?”

周冲冷笑道:“齐国先有助赵之心,后有背赵之实,不顾情不顾义者,没有比齐国更无耻的了。周冲请问王大人,太公遗教,桓公遗德何在?田氏代齐,不会连这些高尚的道德都抛弃了吧?”

这话锋利似刀,王义民辩不过了,脸一沉,喝道:“周冲,住嘴,齐国这事还轮不到你说话。”

周冲脸一虎,沉声喝道:“王义民,你要记住,义之不存,情何以堪?齐国依违秦赵之间,背信弃义,如此无情无义无道无德之国,这样的国家,谁敢与之称兄道弟?若我大秦不伐之,以正世风,大秦如何向天下交待?”

他还真是能说,秦王这次灭齐地手段的确是够阴的,不够正大光明,给周冲这么一说还名正言顺了,内史腾听在耳里,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忖要是换作他,肯定是无言以对,哪会象周冲这样侃侃而谈,大占上风。

周冲接着道:“王大人,请听周冲一声劝,趁我大秦还没有攻城之前,赶快投降吧。若是迟了,死伤无数,生灵涂炭,齐之宗室不完,祖庙不存,悔之晚矣。”

王义民喝道:“住口!有我王义民在,齐国就在!要想灭我大齐,除非我王义民不在了!”

内史腾猛地拔剑出鞘,喝道:“我内史腾就从你的尸身上踩过去!”

周冲挥手道:“内史将军别急。”

内史腾很是不爽地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匹夫欺人太甚,不灭了齐国,我内史腾誓不还兵!”

周冲笑道:“你别急嘛,我没说不打。以我看,王义民说了实话,要是没有了他,那么齐国也就没有了。我想只要用一点小计就可以除掉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