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4页)
上面的布,上面是一摞馕。
“好,这份寿礼特别。朕要尝尝,还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味道。”皇帝笑了出来。难得儿子有孝心亲手给他做吃的。
皇帝走下高台,招呼在做的老将“你们几个老家伙都过来尝尝,看看我儿子的手艺怎么样,朕可是很久都没吃过馕了。”当皇帝当久了。天天山珍海味,这么廉价的东西已经很久都不曾吃过了,现在看到了倒是有些怀念。
“真是沾了陛下的光了。老臣也跟着尝尝三皇子的手艺。”一个老将军毫不客气的拿起一张饼咬了一口“嗯……味道不错,是新麦子做的。跟当年的味道一样,不过三皇子,你的手艺还是要再练练,老臣的牙口可咬不动了。”一位将军开着玩笑。
“那是你的牙不行,哪里是朕的儿子做的不好吃,朕吃着就正好。”说着皇帝又咬了一口。
几位一起征战的老将笑作一团,皇帝也招呼几位文臣,虽然三皇子做的不多,不过这家也是看皇帝高兴意思意思。
坐在上面的贵妃看皇帝那么高兴,恨不得那一起老将们痛饮三百杯,看三皇子的眼光也很慈爱,手里的帕子拧成一团,真是小瞧了老三啊,溜须拍马的功夫大有长进啊,不过当她们母子是死人吗,给坐在下面的四皇子使了一个眼色,贵妃慢步走了下来。
“陛下,也让臣妾尝尝,这三皇子真是有孝心,居然亲自下厨给陛下做这个,真是让臣妾没想到。”贵妃依偎着皇帝娇笑道“不过陛下,这些干巴巴的东西还是少吃的好,您之前为了国事上火,嗓子有些发干,吃这些干巴巴的东西,没得到时候嗓子更难受。”
“三哥,都说君子远包厨,你什么也学这些女人干的事情了,没看出来啊,三哥的手艺还这么好,什么时候亲自做一桌请弟弟我尝尝。”四皇子靠近三皇子故作亲密,只是声音大了些,大殿里瞬间安静了。
“古有孝子亲尝汤药喂母,今天本王作为儿子,给父皇亲手做馕祝寿有何不可,为父母新手做羹汤,是儿子孝顺的体现,并不违背圣人之言,而且四弟的书似乎是没读到家,圣人说君子远包厨,是不忍杀害牲畜才会远离厨房,你偏听偏解了。不过四弟想让本王这个当哥哥的请吃饭,这当然没问题,改天本王做东,请诸位兄弟一起到本王的王府好好聚聚。”三皇子背着手面对大殿里的百官朗声说道,不是想让他丢人吗,看谁丢人。
站在三皇子这边的武将笑出了声,大声的吆喝着三皇子说的对,说的好,他们可看不惯四皇子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此言差矣……”四皇子这边的一个文臣站出来就想帮腔,可是坐在高处的太后站了起来,压过了那位大臣的声音“听哀家说一句,今天老三的寿礼哀家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这是个孝顺孩子,有这份孝心就够了,当年陛下征战在外,哀家这个当年的是日夜担心,所求的不多,只是希望他平安,能饭吃有水喝,现在知道当年他饿着肚子打仗,最难受的是哀家这个当娘的,这些事情陛下从来不跟哀家说,只是说他又大胜仗了,来人,呈上来一块馕,让哀家也尝尝我儿当年难忘的味道。”关键时刻,太后自然是站在三皇子这边,开始打感情牌,她和皇帝的母子之情已经大不如前了,都是贵妃那个贱。人挑拨的。
“母后”皇帝看向太后,是什么时候开始,他和母后都老了,母后都满头额银丝了。
“皇爷爷?”小世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