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4页)
善保家与费婆子都是邢夫人的陪房,都是善于挑唆使坏的。夏、秦两人虽不属于“大老爷那边”,但夏婆子是迎春房里蝉姐儿的外婆,这就沾上了“那边”的关系。秦显家的是司棋的婶子,虽在这边角门当差,也实属“那边”一党。她因争管厨房,嫉恨上了柳嫂子,这柳嫂子的女儿五儿是与宝玉房里的芳官极要好的。总之,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耳朵软”的赵姨娘生活在这些人当中,必是三天两头的受到挑唆,所以经常“闹事”。
综上所说,可怜、愚蠢的赵姨娘只不过是别人玩弄于掌上的一颗棋子而已。凭她个人的力量要在贾府上下兴风作浪,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探春后来“远嫁海外,作了一个海外王妃”'7',于此不无一定关系。到底是亲娘,脱不了干系,只有远走他乡才是上策,才能摆脱“母亲”给她带来的耻辱。
3、被扭曲的人性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万人嫌”的女性形象,她浮躁、愚昧、不甘现状、心术不正,最终走向自私与卑贱,成为大家讨厌的人。对自己的至亲她不知道疼惜;她骂儿子是“下流没脸的东西”;对探春,她更是冷嘲热讽,在探春远嫁时竟然无丝毫悲戚,“反欢喜起来”,“想要她孝敬我,不能够了。只愿她想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母性扭曲到让人寒心。
赵姨娘的性格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是,如果她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是不可能成为姨娘的。可以从二十九回张道士为宝玉提亲时,贾母的回复中得到证明:“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她几两银子罢了,只要模样性格难得好的。”可见贾家选妻妾的标准是模样和性情。我认为是赵姨娘所处的环境造成她性格的恶性发展变化。因为赵姨娘是半个主子又有一个儿子的条件,所以她幻想有一天会坐上太太的宝座或者获得母以子贵的殊荣。可是她熬了十几年都没有遂愿,她把原因归结在宝玉和凤姐的身上,因为没有宝玉,儿子贾环就可以得到宠爱,自己自然母以子贵;凤姐年龄小,王夫人就把家政大权交给她,而作为当家人凤姐却处处刁难赵姨娘。
在《红楼梦》中,赵姨娘与王夫人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她的对手王夫人势力太强大了:哥哥做着节度使,女儿元春是皇妃,连贾政贾母都要附首称臣,儿子宝玉不仅因嫡出高人一等,更因为天资聪慧,深得贾母宠爱。而赵姨娘出生奴隶,社会地位很低,无钱无势,根本不可能与王夫人一争高下。在多妻制社会,一个女人最好的出路就是母以子贵。赵姨娘如果对生活有较高水平的认识,就应该悟到,她和王夫人之间根本不存在“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的可能。她的斗争策略应该和年轻守寡的李纨一样,做好自己的事,在守望中等待,以静制动:一是等她的女儿探春嫁为人妇,有了自己的财权、事权,就有可能拉扯为奴隶的母亲;二是等她的儿子贾环长大成人,耐着性子,尽一切力量培养好贾环,那么,在宝玉怀着难耐世俗的苦痛离家后,如果贾府还不曾彻底败亡,覆巢之下还有完卵的话,赵姨娘也许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赵国基殡葬费事件中,代理执政的探春理应按祖宗传下的老规矩办事。吴新登家的和众奴才正准备逮住探春办事不当的地方好拿她当笑话说,破坏她在大观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