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4/4页)

现在正张罗着要给表哥纳妾呢。

最让倩芊生气地是。和尚也没有把大妾地事情说得再明白一些:如果老太太想不到她。那她岂不是白用了心机?

老太太看赵一鸣和红裳没有答话。她便继续说道:“‘大妾’地事儿要请人好好去打听打听。再者也要你们老太爷同意不是?所以那个是急不得地;而原来我就想把——”

赵一鸣已经起来躬下了身去:“母亲——!”他打断了老太太地话。

老太太一时间不快了。原来同他说纳妾收房地事情。他就百般推脱。媳妇也是一百个不愿意——如果赵家现在有七个八个孙子。儿子想纳妾她还不同意呢!可是现在呢?赵家没有后嗣怎么能成?!

老太太地脸子已经放了下来:“怎么了?你难道还想说不同意。因为什么不想纳妾收房地?”说着话。老太太已经看向了红裳。嘴里还在教训儿子:“就算你有千百个理由。难道还有什么比赵家地香烟后代更重要吗?”

红裳不得不起身福了一福:“子嗣地确是大事儿。”老太太看过来地那一眼。红裳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现在红裳已经同原来不一样。对于赵一鸣纳妾虽然不是很赞成。却也不是坚决反对了——她现在要保得是自己能在赵府有个舒坦地日子。得罪了老太太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儿。

老太太听到红裳的话后,脸上又有了笑意儿:“这就对了。为人妻者要贤良淑德,要好好的相夫教子,要好好服侍你夫君——为你的夫君多纳几个妾室也是为了能更好的服侍他,倒底人是会有病痛的,当你身子不爽时,夫君不至于因为你病倒了而没有人照顾;且多几个妾室,也能为我们赵家好好地开枝散叶。”

红裳能说什么?她正想开口说句模棱两可的话——她是不可能直接应承老太太说,赵一鸣纳妾是应当应份的,这同赵一鸣有没有感情无关,是关于一个女子的底线。

而赵一鸣却抢在了红裳前面开口说道:“母亲,眼下恩旨就要来了,随后儿子就要到吏

备,还要熟悉新的衙门、新地同僚,一时半会儿哪纳妾?此事还是待儿子安定下来再议吧。”

老太太听得大怒,把手中的茶钟儿“啪”一声放到了桌上:“你地前程重要,我们赵家的子嗣就不重要了?纳个妾而已,有什么不可以地。就算你差事儿再忙,难道晚上也不用回来歇下吗?传宗接代是大事儿,大事儿!知道不知道?!”

对于儿子一再的明确表示不想纳妾或是收通房丫头,让老太太怒气勃发:赵家地子孙啊,怎么能断在儿子这一辈儿。

赵一鸣看老太太真怒了,只得躬身听着,不敢再说什么。

老太太看儿子不说话了,便看向了红裳:“此事儿原也不该问一鸣,纳妾应该是由妻室说了算的;媳妇你说吧,什么时候给一鸣收屋里人或是纳房妾?!”

赵一鸣听到老太太的话,虽然知道老太太在生气,可还是开口道:“母亲——”他不想红裳为难——红裳怎么答老太太的话?

可是一声怒喝打断了赵一鸣的话儿,她喝道:“你给我闭嘴!”儿子如此维护媳妇,为了妻子不纳妾不收屋里人,让老太太更是生气。她看向红裳,沉声道:“媳妇——?”

老太太的怒气已经有些压不住了:“我刚刚说得话儿,你没有听清楚吗?为人妻者要一心替夫君着想,就如同为人子者要一向替父亲着想一样,这是天地之间的至理、圣人之言!为人妇就要主动为夫君纳妾,以期望夫君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你想不到的,我这个老太婆代你想到了,你难道不心存感激,还想反对吗?”

倩芊看到赵一鸣如此维护红裳,她的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