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3/5页)
让我来为大王效劳吧!”
过了三个月,那个大臣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已经死了,就花了五百两黄金,把马骨买了回来。
国王大怒道:“谁让你用重金去买马骨的!”
大臣说:“一匹千里马的骨头尚且花了五百黄金,更何况活的千里马呢? 天下的人必然认为大王是诚心买千里马的人,肯定会把千里马送上门来的。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得到三匹千里马。
郭槐讲完故事,又说:“现在大王如果真想寻求贤人做老师,那就请从我开始吧。连我郭槐都能受到重用,何况比我更有能的人呢?他们一定会从千里之外赶来的。”
燕昭王觉得很有道理,就为郭槐修建了宫室,并把他作为老师看待。这件事传开以后,很多贤能的人从各国前来投奔从善如流的燕昭王。燕国依靠了这些人才,最后终于打败了强大的齐国。鬼谷子说:“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广开言路的子产
广开言路的子产
郑国首都有一所乡校,人们喜欢到那里聚会和游玩,每天热热闹闹的。
一天,有位叫然明的朝廷大夫走过这里,看见有几个人围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留神一听,原来他们正在议论朝政的得失,抨击官员的优劣,因为出现了不同意见,所以声音越说越大,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然明虎着脸转身就走,找到了当时担任执政卿的子产,忿忿不平地说:“老百姓到乡校去,并不是为了学点有益的东西,倒是兴致勃勃地说长道短,虽然也有人对朝廷说一些好话,可是抨击政事、指责国君、批评大臣的为数不少,如果流传开去,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干脆把乡校拆了,看老百姓还到哪里去嚼舌根?”
子产摆摆手说:“既然老百姓喜欢到乡校去,为什么要把乡校拆掉呢?”
然明连忙说:“你自己去听听吧,老百姓的这些话,对朝廷不利,对你我也绝没有好处呀!”
“我们先不谈乡校的事,”子产依然平静地说,“我有一事请教你,当河水暴涨,即将崩堤时,是因势利导放掉一些水,还是加高堤岸把水堵起来呢?”
“应该放掉一些水好。”然明想了想说。
“还有,当一个人有了难言之病,是痛痛快快告诉医生让他医治呢,还是遮遮瞒瞒不让医生知道呢?”子产又问道。
“当然应该把病情告诉医生。”然明这次回答得很干脆。
“这就对了,”子产朗声大笑起来,“朝廷在治理国家大事过程中,官员在处理大大小小的政务时,都免不了要出些差错,或者干出不利于老百姓的事来,老百姓对朝廷、对官员有意见,说出来了,我们可以及时予以纠正。现在首都的那所乡校,正是老百姓说话的地方。如果我们拆了它,老百姓自然也就不再聚集起来批评政事了,把他们的不满情绪全部憋到肚子里去。那样,就像暴涨的河水一样,堵塞得越厉害,冲决堤岸时的力量就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加严重。这同向医生隐瞒病情造成贻误也是一样的道理。“然明听到这里,心服口服,赞同地说:”你说得对,这乡校不去拆了,留在那里,对国君有利,对朝廷有利,对你我都有利!”
师夷之长的徐光启
师夷之长的徐光启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一个小商人的家里。
万历三十二年(1604)徐光启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徐光启20岁时中秀才,36岁中举人,考中进士时已是43岁,为科举功名共用去了23年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