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4/5页)

的?”

许攸告诉曹操送信的人被他抓住了。

曹操抓住许攸的手请教:“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马上教我破敌之策。”

许攸说:“丞相以孤军抗大敌,却没有速胜的办法,这是陷入绝境的情况。我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丞相愿不愿意听?”

曹操大喜:“愿听良策。”

许攸说:“袁绍军粮辎重,都囤积在乌巢。只是令淳于琼把守,此人嗜酒如命,必然疏于防守。丞相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乌巣护粮,乘机烧其粮草辎重,那么袁绍军队不出三日必将自乱。”

曹操大喜过望,重待许攸。 。。

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投奔秦国以后,建议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李斯的见解是正确的,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吏。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被封为客卿。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下了“逐客之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临行前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

大意如下:

“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各国的力量,却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因此,这篇《谏逐客书》成为历史名作。

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正因为秦始皇纳人善言,才成就了他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 。 想看书来

贾谊《论积贮疏》

贾谊《论积贮疏》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