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3/5页)

“是,娘娘教得是!”高太后不住点头。

曹老太后又道:“不是哀家要阻止你们风光,而是,唉,这事想必没那么简单的!”

“娘娘的意思是”

曹老太后顿了顿,道:“太后,这些日子有没有见过蜀国呀?”

“蜀国?”高太后讶然,“好些日子没见了。这女儿。唉,真让我这个为娘的心疼!”

曹老太后知道她指的是蜀国公主出家一事,也是黯然,叹道:“她道号无忧,可真能无忧么?这不。今早来见哀家,为她大哥求情来了。让我这个老婆子体谅体谅官家,让他实现封禅的心愿!”

高太后赶忙说道:“她一个小孩子,说话没边没着,娘娘不必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她还小么?”曹老太后轻轻一笑。“梁国儿子都要进学咯”。

梁国公主之前叫寿康公主,是蜀国公主的妹妹,皇帝的同胞二妹。只小蜀国公主一岁,六年前尚了驸马。相夫育儿,也算一个女人的本分。

在那么多公主之中,曹老太后最疼蜀国公主,奈何她非要坚持出家修行,劝不住,只好依了,在老太后眼中,着实耽误了大好青春,诚然可惜!

曹老太后又道:“你莫要以为她是胡闹,她说什么官家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千古圣君,为此数年如一日,增精竭虑,兢兢业业,不事游玩,搞得整个人都虚弱憔悴。好不容易找到封禅这个兴致。若不能如愿。只怕会憋坏身子。又说以她皇兄的性格,封禅之后,只怕会更加努力做好皇帝。万不会自此导受,更不会耽误了朝政。现在好不容易天下臣民请驾封禅泰山,机会只有一次,以后就难说了;于公于私,都要完成她皇兄的心愿!你说,这话是一般人说得了么?”

高太后越听越是心惊,无,语以对:“这,”

曹老太后突然说道:“太后,你见着了官家,就和他说,这事哀家不管了。由他去吧!”

“什么?”高太后大是吃惊。曹老太后这话,不就是说她同意官家封禅泰山了么?

本来还反对。好好的怎么就同意了呢?

难道就因为蜀国公主几句话?以高太后对这位太皇太后的了解,就算她再疼爱蜀国公主,在国家大事上,她也不会轻言妥协放弃。能让她改变主意。这是多么大的转变呀!

曹老太后笑道:“怎么,难道老婆子我就不能改口?”

“不是不是!”高太后连忙摇手,“只是太过惊讶罢了。”

曹老太后点点头:“哀家想了想。蜀国说的也不无道理。我等应该相信官家的为人,不是么?。高太后犹豫一下才问道:“娘娘。您就因蜀国几句话而改变主意?。

“你说呢?”曹老太后淡笑反问。

高太后老实回道:“儿媳以为不大会。您老人家一向甚有主意

“人老了,耳根子也就软了。”

高太后默然。

曹老太后笑道:“好了,不与你牵扯其他。其实是这么一回事,除了蜀国来说外,昨天哀家收到欧阳永叔的一封信。也是为官家做说客的。他说让官家出京,引天下各处壬老,能够增长丑阔胸怀;看看泰山”蹈忻四,望得远,对于执政不无稗益。见识多了,也许做事做决定就能多想想。不再急功近利也说不定。”

“你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不是么?”曹老太后最后饶有兴趣地问。

高太后点点头,欧阳修还是不大满意官家出台的一些变革措施。

曹老太后呵呵笑道:“至于他是为官家着想,还是为其他,就难说咯”。

“娘娘的意思是,”

“他不是在海州么?这次封禅是谁先发起的,之后要做什么?。

“他是想高太后有点惊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