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 (第3/5页)
,别看他几十万大军声势浩大,其实如果真要打起来,以他们的国力,三个月都熬不过!
“臣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有三。一是契丹当今国主耶律洪基并不是有为之君,他骄奢淫逸,挥霍奢侈,荒淫无道,为了他自己的私欲,把契丹折腾得不堪;二是他任用奸臣,举朝上下,都是附和他的小人,正直之君却惨遭贬谪,得不到重用。两者加起来,致使契丹人举过上下。无论是朝臣还是平民百姓,都怨声载道,痛恨他的统治一呃,这两点不知陛下是否该引以为鉴呢?”
赵颍闻言怒道:“联是荒唐昏君么?”
沈欢嘿嘿笑道:“臣说的是第二点。亲贤臣,远小人,总是不错的。”
赵殒看着施欢若有所思,接着冉道:“你不是说有三点么?”
“第三点则是耶律洪基国内政治军事都不稳定,他杀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虽然有孙子。但是储君之争更为激烈;二是前些年与他叔叔打了几仗,军事上有异心之人很多。所以臣敢说,如果他真的与我大宋干上一架。只要军事上稍有受挫。契丹国内将尽竖反旗”必将威胁他的统算他敢打,那些朝臣也不敢打呀”。
赵殒点点头。
沈欢又道:“其实说白了。他们也没钱打仗!我大宋承平百年,弊端不少,契丹人也承平了百年,又不会治国,弊端更多。比如崇佛,各地大建寺庙,耗金无数。这些年除了抢劫其他民族部落,加上我大宋“赐予,的岁币,他们日子也过得很拮据!”
赵颍有点脸红,卜是听到岁币两常,这是大宋人的耻辱;另个词有一拮据。”他们现在愁的不就是没钱打仗么?大家都同样一个问题,大哥不笑二哥吧。
沈欢大手一挥,道:“总体来说。经济问题促使他们不敢打,也不会打。所以臣说他们不足为虑。我大宋只要派出一个能言善辩或者能够震慑他们的使臣,与他们拖上一段时间。待得党项人偃旗息鼓。他们也自会退去
赵颍点头承认他说的有道理。问:“那你认为该派谁做使臣?”
沈欢说道:“其实最合适的就枢密使文彦博与郑国公富弼,这两位在仁宗时代即出使国辽国。又参与河北边防,契丹人都听过他们的威名。如果由他们出使,肯定最合适了。不过嘛”如今多处战祸,文枢密离不得中央,要坐镇中枢
赵殒叹了一口气,没好气地道:“你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吗?文枢密不行,郑国公就行了?听说他足疾很厉害,现在在洛阳休养,让他出使辽国,不是要他老命吗?”
沈欢笑道:“郑国公都这般年纪还让他出使,当然显得不尽人情。而且也会让契丹人笑话,难道我大宋没人了吗,要一个老人家出马奔波?郑国公虽然不出使契丹,不过可以起用他老人家到河北做经略使等职嘛,只要能震慑住辽人即可。再选派一个能臣出使契丹。这样就算解决不了契丹人的威胁,也不至于要大动干戈嘛。静待与党项人一战的结果即成。”
“好”赵颍一拍大退,赞许不已,“子贤这样一说,联总算放心了一点,压在心头的十万之众的压力终于解了些许。就按你说的办。如今四处已解决一处,其他三处呢?”
沈欢既而说道:“对于党项人,臣的建议与之前几位大臣没有异常。都是要坚决打。狠狠打。不过也不能被动,要主动一点。”
“如何主动?”“延安府、陕西一路不能静等别处救援。没兵?陕西路怎么会没兵呢?”沈欢笑得很古怪。
赵颍盯着陕西一路的叮,地猛看个不停,最后抬起头来,狐疑不已:“子贤你的意思是,,
沈欢淡然:“陛下,治平二年到如今。八系多时间,陕西一路的义务兵也达到十万之众了吧?,小
赵殒愕然,为难不已:“他们只是百姓而已呀!”
义务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