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3/4页)

法确定。具体的那些等以后自己把眼前的这些做好了再考虑吧,现实是最重要的。”

“草原的沙漠化是人类对草原和森林破坏的结果,或者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样的说法真的对吗?”面对着漠漠黄沙,赵一飞心里的思绪也不禁浮想联翩,“如果简单地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分析,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但现实真的这么简单吗?如果用自己的维度理论来看,这种说法就不那么有道理了,从维度角度来说,任何即生事物都是维度,从自然的角度来说,不可能在地球演化中找到这样一个时期,期间内大地完全被植被所覆盖,也就是说,自然本身就具有产生沙漠的能力,而一旦最初的沙漠产生了,那么其就作为独立的维度存在,当然从自然的角度来说它是自然的一个子维度(子维度的意思就是构成自然的一个拥有相对独立性的维度),而从植被的角度来说,由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子维(都属于自然),在有限的环境中各个子维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就必然会发生对资源的争夺,这个资源对沙漠和植被来说就是土地,或者说是沙地。这种争夺再没有人类对植被破坏的情况下是此消彼长的,这就如羚羊与狼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一样,羚羊数量增多的结果随之导致狼的数量慢慢增加,而狼数量的增加又慢慢的导致羚羊数量的下降,羚羊数量的下降反过来又导致狼数量的下降,二者之间在没有外界环境破坏的情况下反复地震荡。”

沙漠与植被二者之间在没有人类这个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也应该呈现着类似的震荡结果,从地球的演化史分析,在植物形成之前地球上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和各种微生物,由于微生物对岩石结构可能会产生破坏作用,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戈壁应该是非常普遍的,尽管沙漠化程度可能并不是非常高,但生存环境应该是非常的恶劣的。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海洋植物的出现,慢慢地原始大气得到了改变,这种情况下植物开始了登陆行动,最初的登陆就是这种捕食与被捕食震荡的开始,由于植物对恶劣的戈壁环境的适应性不断提高,戈壁大面积的从陆地上消失,这才有了后来的大片森林的存在。伴随着植物的出现与登陆,动物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那么,分析这个过程可以得到什么结果呢?显然,在植物登陆的千万年过程中基因在不断地演化,只有适合戈壁生长的植物才可能存活下来。而随着植物覆盖程度的提高,环境的改变对这种基因的需要也相应发生下降,所以才会发生各种高大的乔木等等属、中出现。从维度的角度来说,随着植物维的形成植物维本身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体现在植物体系的变化上,如果能够从植物体系的演化角度进行研究,那么就应该可以发现真正有利于治理沙漠化的良方。”

想到这里,赵一飞明白了,如果仅仅从人类自身的角度考虑,那么人类的确要为土地沙漠化担负责任,而且要承担非常严重的责任。但如果从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类只不过是一个沙漠与植被争斗过程中的外在因素,这种外在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植被的破坏和沙漠化的蔓延,同时导致了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人类的确要为自身的所作所为忏悔!但这种忏悔只能为自身所发,而不是为自然所发!因为人类破坏的只是自然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维系的平衡而已,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昂贵的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化甚至消失。

作为人类的一员,赵一飞实在不愿意用维度理论进行自我分析,他知道,在用维度理论赤裸裸地剥下人类道的下的华丽外衣后,人类显得那么的渺小,人类只是自然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因素而已。

摇了摇头,赵一飞站了起来,他已经决定了,在完成了这片草被的铺设后,他就要出发去沙漠中寻找合适的植物,这种植物应该具有低矮的宛如苔藓的外形,又具有与苔藓完全不同的可以在干旱地带生存的特性。这种植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