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第1/2页)
&ldo;而共和制則不同,爭執得再厲害,也只能通過投票來解決,議政會十三個省和京都的上百位議員,一人一票,支持者多,則通過,支持者少,則不通過,誰都無話可說。&rdo;
&ldo;但是在投票以前,還是可以想辦法打擊那些反對者啊!&rdo;劉蓉還是覺得不以為然。
&ldo;當然,馮桂芬就曾說過,每種制度都會有其缺陷,人類所能做的只是儘量彌補這種缺陷,但按照制度執行,總有規律可循,也就是說未來是清晰的,而以人的意志特別是某個人的意志來做決定,風險就很難控制。&rdo;
&ldo;《共和說》中強調多數人的選擇,比如大的決策由議政會投票作出選擇,議政會議員又要經過地方議政會投票選出,地方議政會議員則要經過當地鄉紳的選擇,馮桂芬認為不排除某個集團可以控制或聯合大部分的議政會議員,比如東林黨曾經名動天下,那麼至少這個團體作出地決定,應該是維護他的團體的利益,由於這個團體是不同地方選出來的,那麼他就應該是代表了大多數地方的利益,那麼這個決策便是通過了,也是可以地,至少符合大部分地利益。&rdo;
&ldo;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聯合大部分的議員,那麼就可以讓制台大人做共和政府地首腦?&rdo;劉蓉難以置信地問道。
&ldo;是的,《共和說》里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譬如議政會提出穀物的稅收降低而小麥的稅收提高,對南方有利而對北方不利,通常情況下代表北方的議員會反對,代表南方的議員會支持,如果是傳統的辦法,大明皇帝很可能支持考取進士更多的南方,顯然南方人在官僚體系中的人多,也可能支持他更親近的北方。&rdo;
&ldo;但是在共和體制中,議員是不同地區選舉出來的,南方北方可能不相上下,南方的議員如果多一點,可能支持的票數就會獲得相對多數從而通過。&rdo;
&ldo;這不就是人多欺負人少麼?我看也不咋的!&rdo;曾國藩微笑不語,劉蓉卻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
趙烈文搖了搖頭:&ldo;劉大人剛才說的話確實在理,是只從利益角度來說的,但議員都是讀聖賢書的,表決的結果也都是公開的,即便是南方的議員,也不會全部都選擇支持,因為做出這樣很不合理的選擇,只能說明他並不合格,那麼下一次的選舉中,他就有可能被選掉,失去議員的職位,這便是制衡!&rdo;
&ldo;所以《共和書》認為,共和體制下投票的結果,必然是各地方利益和議員價值判斷綜合形成的結果,也就是說,投票結果可以反應多數的利益和價值取向,如果認為只是靠地獄或黨派勾結便可以翻雲覆雨的話,那就是說社會教化的作用是負的,甚至連這些大家選出來的精英都不會遵守,還能指望靠個人自覺來治理國家嗎?&rdo;
&ldo;《共和書》在這裡也明確提出,共和體制下的投票,必然是參加者受到過一定的教育程度,可以明辯是非的百姓,而能夠成為最高級議政會議員的,定然是得到大家承認,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精英,他們的明辯能力和道德水準應該得到承認,至少在公眾場合下是值得信任的。&rdo;
曾國藩點了點頭:&ldo;也就是說,共和制不會避免所有的缺陷,但是和前明相比,前明得到皇帝的支持,就可以隨意打擊另外一派,哪怕他不過是個宦官。但是在共和體制下,必須和別的派別進行投票,而由於他們的投票權來自於更下一級的投票,所以從理論上來說,議員所投的票代表了他們的選擇,所以像閹黨這樣的禍患就不會出現,齊楚浙黨也可以通過投票的方式來應對東林黨。&rdo;
&ldo;是的,如果相信教化是有效的,那麼投票的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