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部分 (第4/5页)
作为一个大量存在爆破、动作、打斗以及飞来飞去的戏份的剧组。有些钱可以省,有些钱省不得。
剧组在冰岛的拍摄很顺利,十天之后结束了这里所有的镜头,一部分人由安娜?普林茨带领返回洛杉矶,回到休斯飞机厂的摄影棚中拍摄,杜克则带领大部分飞向爱尔兰。继续外景戏分的拍摄。
整个旅途过程中,拍摄的胶片和拷贝,都有杜克指派的专人保管,严防遗失或者泄露。
这方面来不得任何大意,因为很可能剧组的成果会由于一些小疏漏而化成泡影。
虽然现今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使电影的拍摄成本大大降低,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大量的拍摄素材如何进行存储和保管的问题,在好莱坞就有剧组因为不注意,在路上把装素材的硬盘丢在了丢掉的例子。
比如米高梅在把《绿野仙踪》数码化后,扔掉了原来的拷贝。结果当他们想重新做成3d的时候,却发现那份数码文件损失了20%,不过幸好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保存了原本的负片,他们才能重新扫描并且制作3d,算是有惊无险。
试想,如果一个项目是使用胶片拍摄,没有留存或保管好负片的话,后果又将会如何?
除了胶片。杜克的剧组里同样有拍摄的数字素材,数字化素材还得面临在各种格式之间进行转换的问题。为了防止转换过程中出现意外,也需要做好素材备份。
除此之外,也要定期检查,有些剧组把数码素材存在固态硬盘里就置之不理了,结果很可能再打开的时候会发现文件有丢失。
做好记录、及时备份、做好保管和检查,说起来不难。但工作当中还得记得遵循流程,绝不能怕麻烦。
抵达爱尔兰,杜克只留给剧组一下午的休息时间,从第二天清晨就要开始外景拍摄,即便这部影片是来自他的投资。项目进度也不能过于拖沓。
这也是任何一个导演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除非你是墨镜王,有人给你砸钱还愿意等你到白头,或者你有亲戚是真土豪舍得不计回报给你投资拍电影,否则项目进度就是绕不过的坎。
不是说要上纲上线逼导演糊弄了事,而是要在可控范围内完成作品——因为一旦进度失控,引起的就是连锁反应:也许钱已经不够用了,也许季节已经变了,也许错过好档期了……耽误的不只是时间,也是真金白银。
做到进程管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前期就做好拍摄计划,以杜克过往积攒的经验,每天拍摄进度大概2到4页剧本,这样就可以对大概的时间有了基本的概念。
在好莱坞,做剧本分解是确定拍摄周期的基础工具,它可以把剧本中的各项要素分析出来,再转化成拍摄计划和预算,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地让导演在整个过程中相对较早的发现剧本里那些富有野心、耗资不菲而且有可能困难重重的各种元素,并有所警觉,而且便于梳理找到能够进行集中拍摄的部分,提高效率。
在拍摄之前进行场地勘察的时候,导演和制片人也应该记得请摄影、灯光、艺术指导等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到现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毕竟这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一个导演拍脑门想出来的画面,还要靠这些专家和他们的团队来实现。
还有,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计划应该是尽量精准,又留有余地的,这不仅是技术活,也是艺术活:技术来自专业,艺术来自经验。
虽然每个项目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但上一次遇到的问题,就是下一次宝贵的经验。
从爱尔兰的拍摄开始,整个剧组中最为大牌的主演哈里森?福特加入到了拍摄中,他也是剧组中片酬最高的演员,为了邀请到他,剧组付出了整整两千万美元的报酬。
虽然杜克决定让韩?索罗死掉,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