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3/4页)
百般安慰她们,劝他们节哀珍重,尽快振作起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重建家园,并将父母遗留下的存款全部给了嫂子们,连自己身上带的所有现金和粮票也留给了他们。当时不少家庭正为财产分配闹纠纷,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干扰,刘晓云主持召开的家庭会和分配钱财的做法,为当地居民树立了榜样,受到了民政部门的高度赞誉,并给部队写来了表扬信。刘晓云处理完后事,就急匆匆赶回部队。为了减轻嫂嫂与政府的负担,她将两个负轻伤的侄儿侄女带回北京调养。归队后的第三天刘晓云就开始执行抗震救灾的飞行任务,直到任务结束。
王天庆听后颇有感触:“你的建议很有价值,这些故事的确很感人。在唐山抗震救灾过程中,女飞行员无论在空中还是地面,都向唐山人民交了一份写满爱心的答卷。回去后我会认真修改脚本,力争更全面、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女飞行员的战斗生活。不过,主线不会变,姚玉兰同志的主角地位不会变。你不要有什么顾虑,为确保电视片的质量不应避亲,你要多提供有关姚玉兰同志的情况,除了她本人外,你最有发言权。”贺铭笑了笑,没吱声。整个拍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王天庆带着摄制组跟随姚玉兰机组执行过几次任务:一次是去昆明接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代表;一次是去福建前线帮助歼击机部队转场;一次是给内蒙古遭受雪灾的灾民运送救灾物资。他们拍摄了姚玉兰机组执行任务的全过程,从飞行前的下达任务到飞行后的讲评,每一个飞行环节都没放过。除此之外,摄制组还到徐州采访了住院的伤员,到唐山灾区拍摄了现场实景,也采访了俞素梅、许雅君、刘晓云等女飞行员。
为了全面反映女飞行员的战斗生活,王天庆提出要拍一组姚玉兰家庭生活的镜头。一天傍晚,王天庆一行五人来到了一号楼一单元三层306号姚玉兰的家。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贺苗壮已经放学,贺叶青也从幼儿园回到了家。王天庆先在姚玉兰家转了转,他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拍摄画面。姚玉兰的家也是贺铭的家,三室一厅一卫一厨,使用面积70平方米。厅很小,不到10平方米,实际上是一个小餐厅。三室是一大两小,最大的一间也只有20多平方米,姚玉兰两口子住,这既是他俩的卧室,也是客厅。另外两小间分别由保姆和孩子住,保姆与贺叶青住一间,贺苗壮自己住一间,他住的这一间也是他与妹妹的学习室和书房。王天庆转悠了一阵后,最终确定用贺苗壮住的房间做拍摄现场,和摄像机全架在这间房子里。王天庆决定用书房是因为他被三个大书柜吸引了,他惊异地发现,姚玉兰家不仅书多,而且保存得非常好,每本书都包上了书皮,还分门别类地编上了号。
“贺副科长,我听说你的藏书全部被收走了,你又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多书?除《艳阳天》、《金光大道》、《欧阳海之歌》、《红岩》和《青年近卫军》、《战争风云》等小说外,《多雪的冬天》、《人世间》、《现代人》、《你到底要什么》等苏联小说都是内部发行,只有省部级干部能弄到,你怎么神通这么了得?你不怕对你进行第二次‘革命’?”“你们当记者的,眼睛最亮,耳朵最尖,鼻子最灵,最能嗅到社会上的气息,你难道没有感到最近风向在变?”“今晚咱们不讨论国家大事,你还是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题,这些内部书店刚发行不久的苏联小说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搞到手的?”“怎么,你想抓我的小辫了?可惜本人谢顶,没有几根儿头发,不怕你抓。”“不是抓你,是求你。这些书我也想看想买,就是找不到门路。”“王记者,你算求对人了,北京城有几座城门,有几条大街,他肯定回答不出来,但你要问他北京有哪些书店,他都门儿清得很。海淀和魏公村书店的工作人员都成了他的哥们儿、姐们儿,我出差时弄回来的烟酒,他全孝敬他们了。”姚玉兰嘲讽道。“贺大科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