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3/4页)
”
“臣妹自然知道。”宜兴郡主索性站起身来,称呼也不知不觉换了,“只是外头流言如此,甚至连当初东昌侯两个女儿遇刺之事,也说成了是皇上主使,再加上刚刚那些流言,足可见有人正不遗余力地诋毁皇上想想当初吴王谋逆之事,如今看来也是颇多蹊跷,那杯毒茶甚至至今都未查到指使,只处死了几个有涉的人而已。”
“你是说……”
看到宜兴郡主站在那儿轻轻点了点头,皇帝忍不住眯了眯眼睛:“朕觉得北边的战事已经结束,宣府大同的互市弊案也算是查清楚了,再加上大逆的事情告一段落,便想着把锦衣卫的职司重新下放。如今新任缇帅刚上任,果然是难免疏漏”
生出了深深警惕的皇帝和宜兴郡主又商量了一会,却仍然难以断定究竟是先头那些兄弟的余孽,还是别有用心的逆臣贼子,到最后,宜兴郡主只得百般无奈地接过了这打探和留心的勾当。只这特地跑一趟毕竟还有些其他的收获,她临走的时候,手中又多了一对衔珠凤钗,心里寻思正好陈澜和张惠心一人一支。
想来那个聪明的丫头希望的就是今次功劳全归了她这个皇家郡主,她自然不会多说旁的话。还有那个杨进周,专门替那丫头跑了一趟腿,却连个脸都没露。这一对儿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皇后百日祭之后,京城的达官显贵陆陆续续都接到了一张韩国公府和阳宁侯府联名的生辰宴请柬。若单单如此,不少人家兴许纳罕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可一看内容,一看落款上头还有宜兴郡主的私章,又说是宜兴郡主要认干女儿。一时间,无论他们心里究竟怎么猜测怎么想,一户户人家几乎都命人回复说是到时候必然到场。
相形之下,如今忝掌左军都督府的陈瑛身为阳宁侯府当家,却几乎和这些外人同时得到的消息。他在衙门里头还能忍住不动声色,可是这天回了侯府庆禧居,他却对着徐夫人大发雷霆,随即也不管一旁吓得直打哆嗦的幼子陈汀,摔下门帘就到了罗姨娘的屋子,当着陈汐的面就直截了当地撂下了一句话。
“罗世子那边不要再理会了,那个被女人玩得团团转的家伙将来出息也有限家里几个姊妹都定下了,三丫头甚至还巴结上了宜兴郡主,汐儿的事也不能再拖下去。我看中了三户人家,你再打听打听,月底之前定下来”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两百零三章 风光(上)
第两百零三章 风光(上)
韩国公府坐落在积水潭西边头条胡同。由于韩国公张铭是老好人,位列硕果仅存的几位顶尖国公之一,女儿又是晋王正妃,因此往常这儿也算得上是宾客众多的地方。然而,年后晋王府连遭变故,之后又是宣府大同互市弊案牵扯到了韩国公府,张铭甚至一度闭门思过,这座往日车水马龙的国公府也就冷清了下来。
时过境迁,现如今晋王府的事着落在死去的吴王头上,韩国公张铭虽丢了左军都督府都督,可又转去了京营坐镇,麾下领步军营,这竟是仿佛比从前更显达了些。有心人再寻思一下娶了宜兴郡主的二老爷张铨,哪里还会不明白这府里早已危机尽去。于是,接到了韩国公府和阳宁侯府联名发出去的帖子,一大早就有人陆陆续续过来了。
韩国公夫人陈氏尽管对于此事并不以为然,可丈夫交托,母亲嘱咐,她这个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心里头却直犯嘀咕。这会儿在二门口,眼见母亲朱氏在两个健壮仆妇的伺候下从马车上下来,额头上全都是汗,她不禁心疼地上前,掏出帕子仔仔细细擦了擦,这才说道:“这大热天的,娘派郑妈妈送了澜儿过来不就行了,何必亲自跑这么一趟,万一中暑了可怎么了得,您的身体可还没有大好”
她一边说一边又看向了陈澜:“你也不劝劝老太太”
“好了,我成天闷在家里也没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