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4/4页)
连忙去蒲包里取了暖好的紫砂壶倒了一杯温水,服侍她喝了,又低声说:“横竖今天出来时我已经和老爷说过了,在家里陪您吃过晚饭再回去,您只先考虑着就是,咱们家的门第高过他们,不用那么快答复。”
另一边,陈澜在蓼香院接着汝宁伯郑夫人,一路把人送出去的时候,她不得不打叠精神应付着旁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题。郑夫人一会儿夸说她孝义,一会儿说自己家的杨芊自打上次在晋王府和在皇宫见过她之后,就一直惦记着,一会儿说起世子杨苇的学问人品……虽不曾捅破那一层窗户纸,但其中意味不问自知。
尽管心下暗惊,但陈澜面上却是笑吟吟的,假作什么都不知道似的把人送到二门,眼看着人上了那一辆间金饰银螭绣带的青幔云头车,跟车的妈妈们护送着那一辆车顺着甬道出去,她方才回身朝里头走。及至离得远了,身边没有其他人,刚刚也品出了苗头的红螺方才上前低声问道:“小姐,要不要让芸儿去打听打听汝宁伯府的事?”
陈澜想起那一回晋王府赏梅诗会时,汝宁伯夫人极力把女儿杨芊推出来,又想到那一回觐见皇后时,杨芊亦是表现卖力,原打算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就化作了无声的点头。好一会儿,快到蓼香院穿堂的时候,她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连忙停住了步子。
“三小姐!”匆匆忙忙跑过来的是看守二门的一个婆子,她扭着水桶腰跑到近前,扶着膝盖略喘两口气,就双手呈上了一封信来,“这是刚刚有人送到门上的,说是韩国公府二小姐给小姐的。因那边说是私信,别张扬,刘管家还额外叮嘱了他们不许多嘴,小的就赶紧走了一趟。”
听说是张惠心让人送的信,陈澜讶然之余倒是有些高兴,连忙接了过来,一旁的红螺少不得打赏了那婆子几十个铜钱,人这才千恩万谢地去了。陈澜思忖着这会儿就是去蓼香院,碍着韩国公夫人在,也说不得什么话,索性就拿着信到了一处树荫底下站了。可这时候定睛再一看信封上的落款抬头,她的眉头渐渐蹙了起来。
看着像是张惠心的笔迹……可细细一瞧,却似乎不是!
她原待再让人去门上问问,可想想如今的情形,思量了一会儿,还是不动声色地拆开了封口。取出信笺,她展开一看就发现总共才寥寥几行字,可那几行字一看完,她就陡然之间提起了心思。这信上没头没脑,只说了汝宁伯四小姐杨芊不日就要册为吴王妃,汝宁伯府恐爵位不稳婚事生变,再加上为杨芊将来考虑,因而求联姻世族,末尾又画龙点睛地提了一笔。
“亲疏有别,贵府长上眼见无望,必会见风使舵。与其为人棋子,不若从前议。”
从前议!
如果说最后一句话才是整封信中的点睛之笔,那最后三个字更是这最后一句话中最最要紧的。陈澜捏着那封信,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忍不住琢磨起了中间的爵位不稳四个字,想了又想,眼前突然浮现出陈冰那张怒气冲冲的脸,她不禁自嘲地一笑。
尔之蜜糖,我之砒霜,汝宁伯府又不是什么好地方,她还嫌在这阳宁侯府不够憋闷么?
想了又想,她便把信收好藏回了怀里,随即才把主动站在不远处望风的红螺叫了过来,若无其事地往蓼香院走去。待到了穿堂门口,她恰好和迎面过来的陈汐撞了个正着。姊妹俩对了一眼,陈澜就发现陈汐看自己的目光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不禁有些奇怪。
“五妹妹这是……”
“翠柳居的东西人手都清点得差不多了,我是想来问问三姐姐,明日是不是就可以搬了?”
“既然都预备好了,那明日就正式开始吧。”
得到了陈澜肯定的答复,陈汐原是打算寒暄两句就走的,可还没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