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 (第1/5页)

在杨、索、辛三人中,杨轲研究易经,属黄老一派;辛谧,正统儒家子弟,善属文,工草隶书尤为出众;唯有索袭不但研习了儒学,还精通阴阳学、地理学、天文学,足见所学之杂,有天文、地理方面的著作数十篇。

“伟祖先生为何拒绝呢?是不是朔某些地方做的不够好?我听说先生正在编写几篇地理文章,若是先生不嫌弃,朔愿意出资支持先生编著一部囊括世界地理在内的煌煌巨著。”

索袭表面上竭力保持平静,沉声道:“镇北大将军功高盖世,在下岂敢有所不满?以在下之见,未来能还天下百姓一片净土者,非镇北大将军莫属。说实话大人的提议,在下十分心动,可索某一向疏懒,担心不能完成大将军之重托。”

“哈哈哈,伟祖先生过谦了,以先生之才华,编纂一部地理学术不是很简单事吗?再说了,有辽东在背后鼎力支持,先生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就是,就是,伟祖先生有所不知,进入学堂任博士,还有很多学生、博士可以给你帮忙!”

“三位皆是当世大才,隐居山林太可惜了,不如趁机出世为天下百姓做点儿共享!”

面对来自卫朔诸人盛情邀请,杨轲、索袭、辛谧三人最终只能选择留下。(未完待续。)

第429章 退耕还林

太兴元年,七月底,从秦州传来了北宫纯率军收复陇西、南安两郡的捷报!

至此辽东军在秦州算是站稳了脚跟,苻洪、杨难敌精心布置的陇山防线,宣告失败!

接到捷报后,卫朔立即下令雍州都督毛宝、朔州都督刘遐各统三万步骑联军分南北两路,翻越陇山进攻秦州。

在秦州大势底定之际,卫朔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恢复关中经济发展上。

收复秦州意味着辽东彻底打通了关中与河西间的陆上通道,同时也意味着恢复陆上丝绸之路有了可行性。

长安卫府内,卫朔坐在正中主位上,下首两侧站满文武幕僚。一边是以莫含为首,身后站着游子远、封奕、杨轲、台产、皇甫真等人;另一边以温峤为首,身后则是鲁昌、韩寿、阳鹜等。

看着下面人才济济,卫朔心中自然欢喜万分。

他微微一笑,先向杨轲表示歉意道:“朔本不欲打扰先生清休,然此次议事牵扯到西北地理人情,而先生又是当地土著,非常了解西北,才不得不将先生找来,以备咨询。”

“主公客气啦,臣既已出仕,自当尽力而为,何来叨扰之说?”

“呵呵,先生真是爽快,那我就不客气啦!楚季,你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秦州战事!”

“诺!”皇甫真闻言上前一步道:“诸位,自北宫将军西入秦州以来,连战连捷,先是击破乞伏鲜卑收复金城,而后又在陇西、南安大破氐族联军,而今已占据了陇西、南安两郡,逼得苻洪部全面退守略阳郡。最多再过月余时间,即可收复秦州全境。”

待皇甫真介绍完毕,卫朔朗声道:“秦州局势大体上已成定局,只是拿下秦州之后该何去何从,还须诸位拿出个方案来,大家不妨畅所欲言,有何高见请一一讲来,朔洗耳恭听。”

只见莫含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道:“主公,西征之后,再加上雍秦两州赈灾、重建,辽东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之前储备的物资将要被消耗殆尽。而无论凉州张寔又或者益州李雄,皆是仁厚爱民之人,其境内百姓宾服,生活安定,想要强行夺取,怕是不易。”

“再者,关中历经战乱,此地民众已是厌战至极,渴望安稳和平的生活。”

“故而,臣以为拿下秦州之后,大军不妨就地转为休整,以安关中百姓之心。”

莫含说完,游子远亦开口道:“右长史所言不差,关中重建需要大量粮草、钱财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