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頁 (第1/2页)

尤其這大仙是來自於仙家宗門,即便日後交稅交租服徭役,若有一弟子可的仙人青眼,入仙門,那可是福澤數代的好事啊。苦於現在沒法和族中眾人說明,老人們只有相視一眼,遮掩年輕人的魯莽與不恰當的同時,做到對天鋒所問有問必答,沒問到的他們想著法的各種查漏補缺。

這些凡人多是以大魚為生,重的田不多,但是周圍土地肥沃,每年只是淺耕撒種,就能得到一年兩熟的糧食。漁獲更是豐富,漁夫們用的網眼都有拳頭大,這樣一網下去依舊每每豐收。所以就算處處肥田,依舊沒多少人種田,打魚比種田輕鬆多了。村人捕魚之外,最多的是四處尋找靈草。這些凡人講起低階靈草來也頭頭是道。每隔三個月,村中的青壯便將貨物整理一番,運到最近的城裡去,交換必需品。每次一來一回,要有半個月。

聽他們的講述,這盧國果然是地廣人稀,且生活必需品的獲得極不方便。那些之前掌控大城的人也極為貪婪,一小袋的食鹽就要一條靈魚或一根靈草來交換,一口鍋便宜的時候也要靈魚十條,甚至曾漲價到靈魚五十條。

聽他們述說的天鋒自然提出要看看靈魚到底長什麼樣,幾位老人正要帶他去自家看過,關問己過來了:&ldo;我要將這小魚送去廣嵐門,片刻便歸。&rdo;

&ldo;我與你同去。&rdo;

關問己剛要推辭,一看天鋒臉色,也只好笑著順他的意。正要走,卻有老者硬著頭皮問:&ldo;敢問二位大仙,魚爺爺……&rdo;

關問己和天鋒的神色都不由得和緩下來,關問己袖子裡的鯉魚也動了一動。天鋒點了點頭:&ldo;這個時候還能牽掛著他,你們不錯。&rdo;護著一方水土的心思多了幾分鄭重。

&ldo;無須擔心,此次也算是他的造化。他日你們的後裔,該是能再看到他的模樣吧。&rdo;

&ldo;多謝大仙。&rdo;眾老者大喜,知道魚爺爺是被仙家接引走了。雖不是他們的子弟,但以魚爺爺的為魚,他們日後必然也可得庇護。

望著關問己和天鋒御風離開,眾老者多少也明白了他們來的關係。轉過身來,恰好趁著這個時候,對族中子弟曉以利害。

那些沒出來跟著保護魚爺爺的也被叫了出來,或慚愧或不以為意。待族中老人曉以利害,明白了的是大多數,依舊有少數人不願自己好好的日子頭上突然多出來什麼官府什麼盧國。老人們嘆一聲,也不攔他們,這些人對著爹娘長輩叩個頭,駕著小漁船離開,自尋出路去了。

託付鯉魚精之事很是順利,鯉魚精被正式收入廣嵐門,在哲勒山大福地某處大湖中得了一座水中洞府居住,這湖中也有其他水族,皆是比他大行高的,卻不欺生,反而對鯉魚精很是照顧。數百年後,鯉魚精順利化形為自己取名李玉,經盧國大比後高中榜眼,前往望虞城為城守。傳說,這望虞城原本是叫望魚城,四門的城門樓子上還都刻著一條鯉魚,因為此城的先民,便是在一條鯉魚精的保護下來到此地定居的。

轉到現下,關問己和天鋒正在興致勃勃的商量著第一次的奏摺到底該怎麼寫,這對他們倆來說可真的都是新鮮事。宗門裡沒有這個,狐族也沒有這個。

於是他們的第一次奏摺,變成了一柄傳訊飛劍……

飛劍所傳遞的信息,先是將他們管轄範圍內百姓的生活情況大體介紹了一下,然後表達了一下自己需要什麼。

其他被分散出去的妖修縣令們,也在前後時間做了幾乎同樣的事情。盧國一窮二白的國王谷離,在短時間內,頭頂上的天空就被傳訊飛劍遮擋了個嚴嚴實實,此情此景應該說也是蔚為壯觀的。

&ldo;鹽、鐵、布匹,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