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2/5页)
“自从进入21世纪,什么都变得不对劲,我长高了,我的狗和帕丽斯希尔顿都成了电影明星,贝克汉姆离开曼联了……就算红袜队拿到了世界大赛冠军,我都不会奇怪。”
“贝克汉姆什么?”
“davidbackham(大卫支持拙劣的表演),不对,beckham。”
从此,大卫扎克多了一个绰号。
很少人能直接吃透这个笑话,通常只能会意第一层笑点,它有点深奥,正如这篇文章,不像上篇那么休闲调侃,却有着比《胶片之死》还要重的专业味道,叶惟充分展示了一把自己对恶搞电影的了解功底,让人惊赞。
这小子懂电影,懂什么叫恶搞!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业界人士,看了都会有这份感慨。
而这实在又是一个价值连城的广告,就在同一个版面可是印着他重制《婚期将至》的介绍呢,他说得这么厉害,又看不起《惊声尖笑》又说什么灵魂的,那他的恶搞片肯定不是简单的戏仿了?
观众们期待,影评人们也期待,这篇文章真是说到了影评界的心坎去的,众多影评家都点头称赞,说得好!
《惊声尖笑》系列的票房是高是赚钱,但影评口碑向来差到爆,在著名的影评网站“烂番茄”上,《惊声尖笑3》只有36%新鲜度,比第二部的15%好一点,就连第一部也只有54%,它们的观众喜爱度全部超不过55%。
而《空前绝后满天飞》则是98%和89%!
引起影评界的关注和认可,这本来是好事,尤其对于现在“一路冲”的宣传策略,但布瑞恩还是捏了一把汗,就好像一步步走进一个降着帷幕的地方,帷幕背后是地狱还是天堂?
不过也许这次展映,可以邀请到几位业内知名的影评人出席?比如……罗杰艾伯特?
如果能邀请到罗杰艾伯特,如果能得到他的大拇指,那必然将是天堂。
。。。
。。。
第143章影评大师
罗杰艾伯特是谁?
简单来说,这个61岁的老头认了影评家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他是首位获得普利策批评奖的影评人(1975年),他有自己的影评电视节目,他在《芝加哥太阳报》有一个刊登了三十多年的每周评论专栏,他写书,他的影评被全球超过2oo家报纸发表……
他是个真正懂得电影魅力、并引领着世人去感受的影评大师,在斯皮尔伯格被旧好莱坞骂着是“为无知少年制作消遣片的工程师”之时,他首先给斯皮尔伯格竖起两只大拇指,这可是他注册了商标的标志,一部影片的影碟封面上有这两只大拇指的话,那就不愁卖了。
他那直率的、辛辣的、充满冷幽默的评论,已经成为了大众心中的一把天平,一边是好片,一边是烂片。
电影人们以能得到他的称赞而兴奋荣幸,电影公司则为之狂喜,罗杰艾伯特约等于影评界!除了某些与影评界的大众态度恰恰相反的时候。
所以,叶惟是不是天才小子?《婚期将至》好不好看?他的潜力怎么样?这老头是一块试金石!
虽然叶惟成了最年轻的电影版每周专栏作家,《恶搞的前世今生》还引起了影评界对他的关注,但艾伯特!一部过亿成本的大片办影评人首映,都不一定能请动他,《婚期将至》这么的一部小成本烂片重制……
而且因为艾伯特两年前不幸患上了癌症,一直与病魔抗争,尽管影评工作没有停下,他出席的公众活动却少了很多。
邀请他出席这件事,只能说碰碰运气,也许还真成了呢。
只是谁能说得清楚假如真成了,又是福是祸?想得到一只大拇指,都不是件容易事。
艾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