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4页)
辞去了班长。回到家,我还是孩儿王,顽性不改,竟然动起玩死人骨头的念头,盗了爷爷的哥哥的墓,玩骷髅大战。
1993年初三,成绩总在一至二名这里徘徊。94年中考,我考了全镇第二名,全市好像30名左右,进入了桐乡市高级中学,免了学费。全市100名前50免学费和后50名不免,都是重点大学的培养对象。
1994到1997年高中生活就是读书。目标就是考大学。我写得一篇篇观点锐利的文章,老师都推荐我读中文系。
1996年上半年;高二同学要进行成人仪式;原桐乡市市长吴锦嗣来主持这个仪式;他说:“娃娃们,从今天起你们就长大成人了!从此要做社会有用的人,挺直腰杆做人哪!”结果没半年,这厮家中被窃。这一窃竟然窃出个贪官来了,他住了十三年牢。
1997年我以547分的成绩考进了杭州大学中文系。初来乍到杭州,杭州大学、浙江大学、浙医大、浙农大四校区迎来百年华诞,破镜重圆,我由杭州大学变成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在大学期间,几乎是不学无术,很不适应,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生社团,一张白纸进,最后是一张皱了的白纸出,所幸的是,大学四年写了近七十万字的书稿。
2001年大学毕业至雷峰塔筹建处,负责文化方面的事业,如雷峰塔的楹联征集、雷峰塔网站的建设等。这是一个官僚化极度严重的机构。我极度不适应。
2002年辞职,背着一书包近七十万字的书稿想找出版社,无人搭理,失业半年,其间出了二次车祸,命悬一线。生活的困顿,使我幡然悔悟,烧掉书稿,学习设计、网站制作。2002年5月,到了一家政府机关工作。
………… txt小说上传分享
理性爱国,沉稳做事
一、冷观察多比对
生活经验和社会表象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个公务员365天有150天有实事可做,那么此人算很尽职了;
一个机关的公务员有1/3的人在做实事,那么此机关就算高效能了。
对如此人浮于事的现象,我眼睛看惯了,心里也想通了。
对事物特别是社会现象要学会“冷观察,多比对”,才能产生客观、理性的结论。多事未必是件好事。某些机关领导“多事”并非是件好事,往往是劳民伤财,倒不如息事宁人,少了项目,就少了开支,少了社会劳动力的浪费,同时政府的贪腐机率也降低。
当下政府官员即领导为民办实事的少,为己谋福利的多,私心过重:跑会赶宴,找人脉铺路子;创优争先,到处树“政绩”工程,实际上想的都是个人升迁,可以说满打满算都是私心。再者这些官员、领导们如果不出什么问题(比如经济问题),总是“一路往上走”的,就是说官越做越大,即使升不上去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给“名”就给“份”,让工资级别上去。
“官本位”思想观念加上“一路往上走”的社会惯势,使得某些领导忙着续人脉铺路子,事情放给部下做,功劳抓住我来报,多往上级那里跑,混个脸熟,赚个好评,上级满意,连升三级也不是个神话,所以俗话说得好——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还有那些公开招聘干部,招聘的程序合法,可以说是非常的阳光。但是很多招聘往往免不了为某个人设局的,量身定制,加注上几个特定词,如党员、职务级别、还有一些独家的资质什么的……这么一格又一格,早让一些人排除出局。不能全部出局,必须有人“陪绑”作秀。有考试资格的人接下去等待是另一番考量:笔试第一,对不起,笔试我们只占30%;面试,这很重要,考的往往是面子和来头。不过也只有这两关都过了,也难保不出局。还有综合考评,说笔试占30%,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