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5页)

此为论,再看天地阴阳,光自天来,故天为阳,与天相对者地,地为受光,故地为阴。向光时为昼,故昼为阳,背光时为夜,故夜为阴。在地系统中,可见的是表,故地表属阳,不可见的为地心,故地心为阴。地心与地表相对,地心热,因地心不可见,人见从光,故地心之热的阴阳等极次于可见之光,为阴中之阳,地表较地心寒,因地表可见,故地表之寒为阳中之阴。人立于地上,头向近日,脚向大地,故头为阳,足为阴。人可环抱,抱者为腹,可见者为背,故背为阳,腹为阴。光自外来,来者为入,相对为去,故来者阳,去者阴。故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负者去也,去者阴也,抱者入也,入者阳也。”

阴阳有二义,一为静时阴阳,一为动时阴阳。此即太极一分为二体。

静时阴阳为形而上阴阳,为体,动时阴阳为形而下阴阳,为用。形而上阴阳为一体两端。形而下阴阳为两体一端。

先说静时阴阳:光可照到的地方为阳,反之为阴,可见的为阳,不可见的为阴,僻如,一本书,封面可见,封底不可见时,故面为阳,底为阴。书表可见,书里不可见,故表为阳,里为阴,此书为一体,封面与封底,书表与书里,为二端。形而上谓之神,为名,此为静时阴阳,为一体二端。

再说动时阴阳:僻如光自天来,地为受光,故天为阳,地为阴,此中来者为阳,去者为阴。对地而言,光自天来,此时为阳,若对天而言,光自天去,此时为阴。此中光为一端,而天地为二体,形而下谓之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此时为动时阴阳,为二体一端。

知此阴阳二义,即可知病之理。僻如伤寒论治,一日太阳受之,此中太阳为静时阴阳,相对为少阴,为一体两端,当部位讲。伤寒传变,可用汗吐下三法,此三法,皆为自里向外出,对人而言,皆为去,故为阴,此三法皆可治实证,虚不可用。而用诸补药,对人而言,皆为来,为入,故为阳,为可治虚,实不可用。若伤寒在表实,以麻黄汗法,以阴去阳。若伤寒表虚,用桂枝补法,以阳和阴。若伤寒里未实,而用下法,则里虚而又虚,邪可乘虚入里,以成结胸痞满。此时先下为去为阴,为之更虚,邪入为阳,反而成实。此时人与病,即正与邪,为二体,用药之治,为一端,为动时阴阳。

此阴阳之大义也。

阴阳大道——阴阳大义三大定律

阴阳大义第一定律(太极定律):没有离开阴阳的气,亦没有离开气的阴阳。

阴阳大义第二定律(二仪定律):阴阳二气消长是绝对的,阴阳二气平衡是相对的。

阴阳大义第三定律(三才定律):定义上的阴阳是客观上的阴阳二气在人心中的反应。

阴阳大道——阴阳大道守恒三大定律

阴阳大道第一守恒定律(大道守恒定律):阴阳大道总是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

阴阳大道第二守恒定律(无极守恒定律):阴阳大道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无极与太极的相互转变。

阴阳大道第三守恒定律(太极守恒定律):总太极体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气与能力的相互转变。

阴阳大道守恒第一推论:阴阳大道的转变总是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阴阳大道守恒第二推论:阴阳大道的转变是从为到无为然后到无不为的过程。

阴阳大道——阴阳大道消长三大定律

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阴阳的消长为阴阳大道中一切运动的基础。

阴阳大道消长第二定律:在太极体中,阴阳消长的相互作用是大小相同,性质相反的一对控制能力。

阴阳大道消长第三定律:在太极体中,阴阳相互消长,相对来者为阳,相对去者为阴。

阴阳大道消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