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5页)

之人,一门武学对薛某而言却是足够了,薛某想请慕容公子前往擂鼓山一趟。”

慕容复一愣,擂鼓山?那不就是聪辩先生苏星河的珍珑棋局所在的地方么?慕容复疑惑道:“擂鼓山?为何要请我去擂鼓山一趟?”

薛慕华摇摇头道:“不知,只是聪辩先生给我传信让我请慕容公子前往擂鼓山一趟,何事倒是不清楚。”

擂鼓山,珍珑棋局慕容复自问是束手无策,虽然知道死里求生能破解珍珑棋局,但是慕容复对棋艺一道虽有涉猎但绝对不精,即便知道自填死路但并不代表能够够赢得了苏星河这个真正的大家。

每个人缘法不同,虚竹乱下中误打误撞破解了珍珑棋局,但是不代表慕容复也能,若不是这珍珑棋局之事,那请我去擂鼓山是何事呢?摇摇头,想不通的事情慕容复就不愿再想,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擂鼓山之行,我答应你了,我亦想见识聪辩先生的风采。”

虽然不知苏星河邀请自己去擂鼓山何事,但是并不妨碍慕容复的热情,慕容复也想见识一下那个武艺超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奇人,到底是何种风采,再说这人也是语嫣的祖父,无论如何说也一定要让语嫣和无崖子相认才行。

见得慕容复答应下来,薛慕华却是高兴不已,对于慕容复却是更加敬佩了,这时,王语嫣也终于将《金针九法》的内容书写完毕,随后既然薛慕华想找的武学已经达到,那边没有在留在这里的必要了,慕容复带着几人离开了还施水阁。

第四十七章 初见苏星河

薛慕华在参合庄由王语嫣指点,总算花了数天是有所领悟,来不及修炼《金针九法》便催促慕容复不要浪费时间,启程前往擂鼓山,勿让聪辩先生久等,而阎王敌则是留在慕容复的参合庄内练习《金针九法》。

慕容复带着王语嫣、阿碧和四大家臣数人往东南方擂鼓山行去,而薛慕华被逐出师门,却是没有和慕容复一起前往擂鼓山,花了一天时间,众人送算来到了薛慕华说所的擂鼓山下,见竹荫森森,景色清幽,山涧旁用巨竹搭着一个凉亭,构筑精雅,极尽巧思,竹即是亭,亭即是竹,一眼看去,竟分不出是竹林还是亭子,慕容复心知苏星河是阵法排列的大家,所以也不乱闯,让轻功不错的风波恶前去报信。

众人刚在凉亭中坐定,没过多久,山道上两人快步奔来,当先赫然是风波恶,后面跟着一个身穿乡农衣衫的青年汉子,走到慕容复面前,躬身行礼,慕容复微微回礼道:“有劳阁下了。”

那青年汉子从怀中取出一个炮仗,打火点燃。砰的一声,炮仗窜上了天空。寻常炮仗都是“砰”的一声响过,跟着在半空中“拍”的一声,炸得粉碎,这炮仗飞到半空之后,却拍拍拍连响三下。不久山道上走下一队人来,共有三十余人,都是乡农打扮,手中各携长形兵刃。到得近处,才见这些长物并非兵刃,乃是竹杠。每两根竹杠之间系有绳网,可供人乘坐。

慕容复带着众人坐上绳网,那些青年汉子两个抬一个,健步如飞,向山上奔去。没过多久一行人已进了一个山谷,谷中都是松树,山风过去,松声若涛,在林间行了里许,来到三间木屋之前。只见屋前的一株大树之下,有一人手捏一颗黑子低头沉思着。

看着此人如此,慕容复也知道这个瘦小干枯的老头儿,便是聋哑老人“聪辩先生”,也即是康广陵等函谷八友的师父,而他面前的应该就是那传说中的珍珑棋局了,也不打扰,吩咐四大家臣不要出声,就站在旁边静静的看着苏星河下子。

沉浸在棋艺之中的苏星河却是回过神来,自是站起身来,向着众人深深一揖,随后朝慕容复一拱手,看样子是请慕容复下子,慕容复笑着摇摇头道:“老先生所摆的珍珑深奥巧妙之极,晚生破解不来,故此,不敢再老先生面前献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