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门的那些话都说了出来。司马懿认识到桓范对曹氏的忠诚度很高,他的危险度远高于他的才能。他生气地说:“桓范诬人造反,怎么能不受制裁呢?”有关司法官员马上说:“按科律,诬告他人造反要以造反罪惩处。”桓范在皇宫被捕的时候,被绑得严严实实的。桓范对抓他的人说:“请绑松一些,我是义士。”桓范就这样成了第一个交付廷尉严惩的曹爽集团成员。
司马懿还任命了之前受曹爽集团迫害丢官的卢毓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的职责之一就是处理洛阳的治安,监察百官。勾结曹爽、将皇宫物品源源不断送给曹爽的太监张当随即被捉拿归案,严加审讯。曹爽之前从皇宫中得到先朝嫔妃、工匠和贡品,就是这个张当提供的便利。现在这些事情都成了置他们于死地的利器。欲加之罪还何患无辞,更何况曹爽等人罪证确凿。再加上司马懿、卢毓等人连续几天的刑讯牵连,最后审出了一个“原大将军曹爽预谋本年三月兵变篡位”的大案子来。
成王败寇(2)
这些幕后审案工作都是背着曹爽集团进行的,只对一个人开放。他就是何晏。司马懿让何晏参与了对曹爽集团的审查工作。何晏这个没心没肺的人,还以为是司马懿重视自己,审讯起曹爽同党和自己先前的同伙来最为穷凶极恶。何晏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审讯线索和证据,希望能给自己开脱。在结案时,司马懿说:“要族诛八家。”何晏将曹、丁、邓、李等人数了一遍,只有七家,就说只需要族诛七家就可以了。司马懿坚持说:“必须族诛八家。”何晏突然头皮一麻,怯生生地问:“难道也包括我何家吗?”司马懿冷冷地说:“是的,你也必须死。”何晏刚好就在监牢中,根本不用费心狱卒去抓,直接投入死牢。司马懿党羽再分头去捉拿曹爽集团各人。
那个倒霉的李胜当时还在赴任的路上,半路被快马加鞭的狱卒追上,逮回洛阳投入死牢。
三
正月初十日,司马懿以谋反大罪,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下狱。这一天距离桓范劝曹爽兄弟千万不要倾巢出发去高平陵只有五天时间。
谋反大罪需要通过公卿朝臣廷议才能最后决定。司马懿在廷议的时候抛出“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讬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乃与晏、飏及当等谋图神器,范党同罪人,皆为大逆不道”的言论,坚持将所有在押人等族诛。大臣们纷纷附和,只有太尉蒋济考虑到曹真对朝廷有功,曹家又是国家宗室,请求留下曹家几个小孩,不要斩尽杀绝,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当日,曹爽、曹羲、何晏、邓飏、丁谧、李胜、桓范、张当等人以大逆不道罪斩首,并夷灭三族。
有人觉得司马懿在曹魏掀起了血腥的大屠杀,实际上司马懿为了政权的稳定,尽快巩固自己的权力,并没有株连过广。在高平陵政变中被杀的人数不满两百。高平陵政变还算是代价很小的政变。政变中站在曹爽一边的鲁芝、辛敞、杨综等人司马懿一概都不予追究。政变发生时,曹爽的司马鲁芝留在大将军府,察觉洛阳有变,抢险骑马杀关出去投靠曹爽。曹爽被诛后,鲁芝还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最后做到了光禄大夫。主簿杨综在清算时被有关部门安了一个诱导曹爽造反的罪名。司马懿淡淡地说:“各为其主而已。”杨宗平安无事,还转任尚书郎。杨综最后成了司马昭的长史。这些人中后来都成了晋朝的新贵。司马懿的政治成熟就体现在这个地方。只有他能够做到将政敌的属下成功转变成自己的部属。
政变过后的第二个月,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增封颍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将司马懿的封邑增加到十二个县,二万户人口,并给予司马懿奏事不名的待遇。司马懿进一步掌握了曹魏的政权,为后来“司马昭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