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故前残挠谧鲆桓霭惨荨⒆鸸蟮墓笞遄拥堋U庖灰梗�芩�贾瘴薹ê涎邸�
第二天五更天,初升的太阳照耀在高平陵上。周围的人早早就聚集在曹爽的营帐里面等待着大将军最后的决定。曹爽憔悴不堪地坐在营帐里,案上的烛头灭了一个又一个。他还是没做出决定。营帐里聚拢的人越来越多。曹爽看看大家,猛地将案上的佩剑掷在地上:“太傅之意,不过是兵权。我交出兵权,仍不失为富家翁。”桓范一下子哭了出来:“曹子丹5佳人,生汝兄弟,简直就是猪!想不到我今日要受株连族灭了!”曹羲等人最后一次默然无声。桓范哭着离开了营帐,孤独地策马返城。
高平陵事件在到达最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
成王败寇(1)
一
曹爽随即将司马懿弹劾自己的表章上奏了曹芳,主动说:“请陛下下诏免臣官,报皇太后令。”并称愿意卸甲缴枪。曹芳只是尚未成年的少年,并不理解其中的利益关系,于是将曹爽解职。曹爽交出了大将军印绶,并送给洛阳城中的司马懿。使者即将出发的时候,主簿杨综拉住曹爽提醒说:“大将军您一交出此印,恐怕就性命难保了。”曹爽摇头说:“太傅不会失信于我的。”
郊祭高平陵一行就此草草收场。曹爽陪伴着曹芳,君臣默然返回洛阳。曹爽出城时,仪仗遮天,护卫如云,回城时则是凄风淡雨,灰头土脸的。出发时,许多人将郊祭看为是和曹氏兄弟拉关系的好机会,随从甚多。回程时,这些附会富贵之徒随走随散,临近洛阳的时候曹爽兄弟几乎只剩孤零零的几个人了。
经过洛水上浮桥的时候,司马懿对曹芳按照君臣身份行大礼,送回洛阳皇宫。曹爽原本还想和司马懿、蒋济打个照面,可是他们看都不看他一眼。曹爽心中不禁一沉。曹芳还宫后,曹爽兄弟满怀惆怅地回家去。桓范随从曹芳回城,到洛水浮桥北时望见司马懿。不知为什么,桓范选择下车向司马太傅叩头,但说不出什么话来。司马懿直呼桓范的名字问到:“桓大夫为什么要走到这一步呢!”桓范依然说不出一句话来,默默走开。
曹爽回到他的府第后立即被软禁。司马懿调拨了洛阳八百个平民将大将军府团团围住,并在四角建高楼密切监视。这一招相当有效,曹爽等人在百姓中的名声相当糟糕,被召集监视的这些平民都非常尽职。曹爽被软禁后,计穷愁闷。但他非但没有反省思过,谋划反扑,竟然持弹到后园中玩耍(这个时候他竟然还有心玩弹弓),又一次暴露出了纨绔子弟的无知和幼稚。府外高楼上的平民看到他玩弹弓,马上高喊:“故大将军向东南方向走了!”曹爽这才没了玩兴,只能和几个兄弟共议对策。大家思考的也只是对自己的处置问题。因为苦于不知道司马懿的真实意图,曹爽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贱子爽哀惶恐怖,无状招祸,分受屠灭,前遣家人迎粮,于今未反,数日乏匮,当烦见饷,以继旦夕。”意思是说府上的存粮不多了,请求司马懿支援一些粮食。曹爽兄弟幼稚地认为可以根据司马懿是否支援粮食看出他的真实意图来。司马懿二话不说,马上送来大米一百斛和充足的肉脯、盐豉、大豆等。曹爽兄弟自以为得计,都很高兴,认定自己肯定是死不了了。
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情况是天要曹爽死,曹爽是不死都不行了。他实在太不适合从政了。
二
事实上,司马懿早就紧张地进行了对曹爽集团势力的罪证搜集工作。屠刀早已举起。
皇帝车驾入宫后就传出诏书恢复桓范的大司农职务。看来,司马懿还是看重桓范的能力才干,有意留他一条生路。桓范也来到皇宫向皇帝谢恩,实际上是向司马懿谢恩。就在桓范就要见到皇帝的时候,突然被逮捕了。司马懿改变主意是因为司蕃刚好到鸿胪寺自首,将桓范之前骗开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