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 (第2/5页)
吴家兴脸红归脸红。却非常配合地,或者说是主动地在小七找出来的一张纸上,比照着他自己的鞋。大致画了个鞋样子。这鞋样子当然不能用来做鞋,但是却准确地画出了他所穿鞋子的大小。
画好之后,吴家兴还跟小七一起出来,亲自拿着鞋样子递过来。
“……画的不好,应该是从这到这,这么大就够了。”吴家兴比着鞋样子说道。
外屋忙活的有三个人,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
吴家兴不好直接将鞋样子递给连枝儿,就递向了张氏。
连蔓儿扭脸偷笑,心想,吴家兴可不呆。
张氏没有接吴家兴递来的鞋样子。示意她沾着手。吴家兴就“只好”将鞋样子“顺手”递给连枝儿。
连枝儿脸红红的,不肯接,她招呼连蔓儿。
“蔓儿。”
这个年代讲究男女大防,庄户人家虽然没有那些大宅门的死规矩,但在这方面也很讲究。因此,像连蔓儿和小七这样的小灯泡。不仅不碍眼,反而十分必须。
“哎呀呀,我也想再要一双鞋。”连蔓儿就故意道。
连蔓儿趁火打劫,谁都拿她没办法。
在连枝儿一个略带嗔怪和一点点祈求的白眼下,连蔓儿笑嘻嘻地伸手接过了吴家兴手里的鞋样子。
不急,不急,等她把这鞋样子交给连枝儿的时候,会具体敲定她那双鞋的花样和用料的。
晚上做的很丰盛,还请了鲁先生过来做陪客。吃过饭,送走了吴家兴,连守信显得非常高兴。
“……家兴这孩子,心里是个有成算的。咱们枝儿以后算是有靠了。”
收拾了收拾,一家人就又忙活开了。连蔓儿负责将吴家兴送来的十斤猪肉切片。现在的天气,没有冰箱之类的保鲜措施,鲜肉是不能久放的。不过,将肉切成片,倒入大铁锅中略熬以熬,在加些盐,然后将肉片和熬出来的油一起装入坛子里,这样就能存放上一些日子。
张氏和连守信则是开始忙着准备大木盆,提来清水,将大黄米和江米分别放进去浸泡。
“咱自家买了十斤的江米,家兴这又送来了十斤……”张氏一边干活,一边和连守信商量“我在粮店里,多定了几斤的江米。过节了,咱这铺子一时半会走不开,她姥姥和姥爷那,我怕是回不去。我想,要不咱就捎几斤江米过去。”
“行”连守信答应的很痛快,张家一家人待他们都是实心实意,帮了他们不少。“这事听你的,咱让人多捎几斤。这些年,他姥姥和姥爷也没见着咱啥东西。”
“那就十斤吧。”张氏想了想,就道。十斤江米,在庄户人家的往来中,算是比较重的礼了。“那他爷和他奶那,咱也送……”
“娘。”连蔓儿在旁边听见了,就出声道“咱到时候包好了粽子,给我爷和我奶送过去。咱们离的近,我爷我奶吃的着咱做的吃食,我姥姥和姥爷离的远,就只能送米了。”
“这样……好吗?”张氏看了看连蔓儿,又看了看连守信道。
“娘,咱和我姥姥、姥爷他们,跟咱和我爷我奶他们之间,这是不一样的。”连蔓儿想了想,就数道。
他们与张氏的娘家之间,除了对老人的孝敬,更有亲戚之间的礼尚往来。以前还是张家送来的多,她们送过去的少。张家帮了他们许多。
而他们和连老爷子、周氏,就是对老人的孝敬。分家之后,只有他们送过去的,没有那边回过来的。
这些还可以不必计较,但是现在,她们和上房之间,已经出现了贫富差距。连老爷子和周氏还是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他们和连老爷子、周氏之间,还做不到单纯的父子孝敬。考虑到连家众人的脾气、秉性,她们做事之前,就需要多想一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