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3/4页)

预算缺口,从哪里可以补上。”

宫支书无话可说。尹懋说:“是啊,整个预算一开始都是糊里糊涂的,不断地有新的要求,说不够,不够,不够,如果不建立制度,再多的水也不会够。都不安水表,都不交水费,出了问题,没有钱,谁能解决好?”

德志说:“宫书记,你回去吧。这一年来,我算领教了,你是很好的书记,很有经验,不停地争取新项目,到我们快要走的时候,还有层出不穷的项目,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在村里了。在验收前,还希望村支书给予完善,并配合验收团把验收工作做好,以吸引更多的援助方来无偿援助少数民族地区村民解决饮水等实际困难。”

宫支书说:“我们村都没搞好,还帮谁呢?先把我村搞好了,再走吧。如果不把这个维修水池项目搞好,恐怕要影响到整个验收工作了。”

德志心想,这是宫支书在耍赖了,硬是要上这个项目,要不然,一定不配合做好验收工作。

尹懋看出问题,他缓和了一下,说:“宫书记,我们一向很欣赏你,你一心为村民考虑,经常走门串户的,村民很信赖你,对你很好,好过了对我们。验收是一定要验收的,成功的,他们高兴;不成功的,他们也不会责备。做项目有风险,不怕失败。况且我们都不是公务员,不担心考核和升级,无官一身轻,怕什么?你干脆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大家都开心,把最后的工作完成,你看好不好?”

宫支书问:“那维修旧水池的项目,到底批还是不批?给个准确的信儿,我好向村民解释。”

尹懋想了想,说:“不如这样,到底批不批,我们实在心里没数,给我们一些时间好吗?”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192章 博弈继续

德志心想,宫支书真会演戏,拿着村民说事,借着假民意来糊弄外来者,难道宫支书真把德志他们当成世行的老外了不成?德志没吃过猪肉,也看到过猪奔跑。总是把德志当老外,其实这个作法本来就是十分错误的。加之,现在的人们的确缺乏信任,总是相互欺哄,根本原因,就是大多数人都没有信仰。宫支书所信的,只是白天在众人面前宣称的信,但是到了晚上,就不再信了。因白天和晚上是不相同的。白天有光,晚上没有光。白天能做的事,晚上就不能做;晚上做的事,白天就不适合做。这些道理,都很清楚,其实,都不愿意说破。老外是凭爱心,想让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但是,老外的善心,被恶意利用了。结果,导致项目失败,证明了一人的贪心,会影响到所有人的利益,但是,众人的贪心,比如过度采伐森林和矿藏资源,就没有办法留给后代子孙的了,这个现象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

在报告中,虎坡村和宫支书以及管委会的名字会越来越少地出现。了不起就是在将来的验收工作中还会出现一会儿,也仅仅是不起眼的聊聊数语,或者是几个词,几个字而已,不会像过去一年那样,大篇幅地去编写了。管委会的作用非常有限,因为项目周期短,就是一两年的时间,没有时间培训管委会成员,只有利用以前管委会,才能及时反映村民的意见,向村民宣告基金会或者村委的旨意,是一个中介,桥梁,必不可少,没有办法必须留用。

有一点好处,德志身处ngo组织,不存在升官晋级,干了这些年,还是在基层,既然是老百姓,就不存在降级,这个名分不重要,也就不怕宫支书的诽谤或者中伤。至于刘小姐,实际是齐老师的高位阶的游说,或者说是幻想,动用一些莫须有的技巧,让德志安心扎根基层,这些伎俩,德志已经看得明白,德志比任何时候都看得明白,懂得前方的路如何行走,领导的手段,对德志丝毫不起作用。

当一个人足够清晰地看清前路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