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2/5页)
秦大人,你想的未免太天真了,突厥人想反悔岂是你一纸合约能限制的?
“李大人,别忘了,你我可是肩负皇命而来,焉敢不尽心竭力以报皇恩?”秦大人慷慨激昂好似他有多么忧国忧民,有多么忠君爱国似的。
冯德轻蔑的瞥了秦承望一眼,慢声讥讽道:“国有难秦大人忧的大病一场,突厥一败,秦大人的病就好了,看来秦大人的确是忧国忧民。
秦承望脸色微变,不悦道:“冯大人此言何意?”
冯德抬了抬两条浓眉:“秦大人难道听不出来下官是在称赞秦大人吗?病来的及时,病好的更及时。”
秦承望脸色一沉,恼羞道:“别怪我没有提醒诸位,若是误了和谈大事,皇上怪罪下来,你们谁也担待不起。”
李明允和言道:“秦大人稍安勿躁等西北大军归来,咱们手握重兵,对突厥的威慑就更大,到时候再进行谈判,岂不是更有胜算?”
“那么,依李大人之见是要拖延和谈?”秦承望冷笑道。
林致远道:“事缓则圆,秦大人应该比我等更懂这个道理。”
秦承望轻嗤一声:“只怕突厥人会觉得我朝没有诚意,到时候来个鱼死网破,这个罪责又该由谁来承担?”
冯德不客气道:“秦大人,你别忘了,现在打胜仗的是咱们,不是突厥人,现在需要拿出诚意的是突厥人,而不是我们。”
秦承望见他们三人沆瀣一气,愤愤道:“既然你们是如此态度,本官定会如实上报朝廷,是非曲直只有皇上决断。”说罢甩袖愤然离去。
冯德等他走了,骂道:“贪生怕死之辈,装什么忠肝义胆。”
林致远道:“突厥使臣就要到了,在我军部署尚未完成之前,最好莫让此人知道你我的意图,李大人,你还是先给靖伯侯通个消息·若此人在折子上胡说八道一番,你我又不能在圣上面前分辨······”
李明允颔首道:“此事我已有主张,皇上乃圣明君主,皇上比你我更迫切的希望边关能从此安宁。”
谈完国事,冯德先行离去。
林致远道:“总算是可以缓口气了,说起来林某还不曾谢过李大人夫妇对内子的关照。”
李明允淡然一笑:“将军客气了,林夫人与内子一见如故,相交甚笃,相互照应也是应该。”
林致远笑呵呵道:“内子在信中一再提起李夫人,说山儿很喜欢李夫人,囔着要叫李夫人姐姐,林某对李夫人也很是敬佩,能不辞辛劳随李大人北上。”
李明允笑道:“将军过奖了,山儿十分聪明伶俐,我们都很喜欢。”
说到宝贝儿子,林致远目光变得柔和慈祥:“林某上次离开的时候,山儿还不会走路呢!”
李明允笑道:“那将军下回见到山儿,可要认不出了。”
林致远哈哈笑道:“估计连我这个爹也不认得了。”
“哪能啊!骨肉亲情,此乃天性,即便分离再久,也不会不认得的。”李明允意有所指:“对了,说起来内子的老家也在湖州,不知将军在老家可还有亲眷?说不定,还认识呢!”
林致远讶然:“哦?那可真是巧了,林某家姐还在湖州。”
“内子也有个姑妈在湖州,不过李某还未曾去过,也不知那姑妈如今是否安好。”李明允试探道:“将军镇守边关十余年,可曾回乡探亲?”
林致远叹了一气:“很多年没回乡了,也不知家中情形如何。
李明允又道:“将军心怀边关黎民,舍小家顾大家,着实叫人敬佩,看将军年纪,理应早就成家了,哎!若是我朝多几位像将军这般忠义之士,何愁疆土不保。”
林致远眼中闪过一抹痛楚遗憾之色,黯然道:“李大人谬赞了,其实,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