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3/5页)

是很有把握吧?

府里三个女孩,二格格有侧福晋护着,要是真有哪个人肯定不会远嫁,必然是她。她与三格格就难说了。

小时候,阿玛还曾带她去跑马,等三格格出世后,阿玛讨厌额娘,连带对三格格也冷淡了几分。

她这个当姐姐的,不能不护妹妹。如果真要有人去蒙古,她去。

可福晋的话和阿玛的交待她都不能不顾……

大格格看着窗外东小院的方向,想起白天她去看望二格格时,张德胜就守在西厢房的外面。她见过这个太监,知道这是前院苏培盛的徒弟。后院里连福晋也不能叫他做事,他留在这里,肯定是阿玛的吩咐。

大格格心里涌起细如针刺的嫉妒。

比起二格格,她和三格格就不是阿玛的女儿了吗?难道就因为额娘犯错,阿玛就这么讨厌她们吗?

136、喜乐

永和宫里;德妃正和嬷嬷商量着颁金节的事。

嬷嬷担心道:“皇上刚发过火;咱们这么大肆庆祝真的合适?”

德妃刚才定下的全宫打扫;永和宫下人都要穿上新衣,就连小太监也要在颁金节前沐浴修发。另外依附于永和宫的那些小贵人小妃嫔在颁金节当日全都要盛装出席。哪怕她们没有聆听圣训的资格也不能例外。

“我出银子给她们做新衣服、新首饰还不好?就算不出去,在屋里自己看也行啊。”德妃放下手中的库房册子;道:“叫她们都到永和宫来;咱们好好的热闹热闹。”

嬷嬷强不过主子;再不安也领命而去。

结果小妃嫔和宫女太监们却都高兴坏了,虽然往前颁金节宫里也有赏赐;但那不过是应景而已。永和宫这番大赏是意外之喜!叫永和宫上下和附近的人这几天里人人都面露喜色。

人人都有新衣服,个个都能戴上新首饰,这对只靠份例;见不着皇上的小妃嫔可是一件大好事。

近年皇上不大留恋后宫,跟有宠有子的妃嫔相比,她们才是真正的可怜人。太监宫人克扣暂且不说,头上戴的金饰不亮了,身上的绸缎失色了,这样偶尔出门逛个花园都叫人沮丧,叫人看见也是丢人现眼。

越是无宠的,越怕人叫破说她无宠。所以衣服也不敢洗,怕洗掉了色,首饰没有新的,只好自掏腰包托人去宫外带。自已的银子不够用,就跟家里哭求。样样件件,说起来都是血泪。

一时间,永和宫门庭若市,不少小妃嫔到永和宫来谢恩,她们欢欢喜喜的来,高高兴兴的走。德妃娘娘手上松,不穿的旧衣,不戴的旧首饰人人有份。搞得有些眼皮子浅的小妃嫔就天天到永和宫去,恨不能多占些便宜。

翊坤宫里,宜妃哧笑道:“真不愧是宫女子出身,体察上意是一套一套的。”她扔了手里的桔子,对嬷嬷道:“咱们也大赏,多赏。宫库里我不用的东西都捡出来,看哪个顺眼就送人。”

嬷嬷凑趣笑道:“奴婢瞧着永和宫最顺眼,不如先挑几样大的给那边抬去?”

宜妃被她逗得呵呵笑,点着她道:“好一张嘴!就这么办!早年我得的一张紫檀的屏风,百蝶穿花的那面,给永和宫扛过去得了。”

嬷嬷领命而去,很快翊坤宫上下也接娘娘赏赐接到手酸。

有两大宫妃带头,宫里因为查菜户、干亲而低迷的气氛终于在颁金节前热闹起来了。

这时,四爷递上了二格格告病,侧福晋颁金节就不进宫的话。

德妃听了不说不快,但脸上也是没有一点笑模样。

她问嬷嬷:“四贝勒家的二格格病得如何?”

苏培盛递了不少的银子,四爷又是德妃的长子,嬷嬷倒是实心实意的道:“听说是去瞧过直郡王家大格格后,被过了病,现在还烧得起不来呢。他们家侧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