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部分 (第1/5页)

朝廷只要一道虚衔,就可以将这片地区真正拿下,何乐而不为?”

李隆基的话很有道理。

别以为现在朝廷收下了西北绝大部分的地区,可如果王画反水,一举大旗,二十三州百姓至少会有十五州百姓遥相呼应。

这一点,李旦确实疏忽了。

不过李旦狐疑地看着自己这个儿子,他心里怀疑,难道这个三儿子与王画有什么勾结?

可就是这样,也不应当求自己下旨,何不在事情成了之后,给王画宠遇?况且自己都封了王画灵夏王,王画依然不授,难道还能给王画什么?

于是很小心地问道:“那么朕应当给予他什么奖励?”

李隆基说道:“无他,依然给他当初的爵位。受之朝廷之幸事也,无非多一异姓之王。不受,朝廷数次下诏拒之,他鼎器制好之后,也无法在朝堂立足。一去海外,无论百姓或者将士,只好听从朝廷调谴,一害断去。”

于是朝廷在正月末再次下旨,加封王画灵夏王同中书门下三品。

诏书到了灵州,王画莫明其妙,当然他还是不授,可不明白,明知道自己不授,朝廷要下达这份诏书。

过了数天后,王画才明白事情来龙去脉。

他肯定没有与李隆基有什么勾结。

可李隆基这一步棋下得很妙。

自从李隆基为了自保,先后出卖姚崇大宋与刘幽求,壮士断腕,但他的力量变得很薄弱。这也是许多大臣投靠太平公主原因。

自己是没有与李隆基有什么,可是李隆基只要借助这个势就行了。让外人看起来,自己一定承诺过李隆基什么,只要自己加入,形势急转直下,投靠他的人立即变多起来。

甚至在他谋变时,只要打出自己的旗号,立即有许多死士认为胜算在即,勇跃参与。

他苦笑了一下,这两个人争权夺利,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马上又热闹了。

但他并没有对此关注,因为百姓转移走了,他心中剩下最后的牵挂也解决了。因此,现在能全神贯注投入鼎器的制作,以及新瓷器的研烧。

正月末,又出了一炉瓷,现在王画烧这件瓷器几乎成了笑话。

王画让炉工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李持盈抱着孩子在后面笑mimi地看着。

实际上王画烧什么瓷器,她看过多少遍了,精美固然精美,可在她想法中,也没有烧成的希望。

王画回过头,对李持盈说道:“你笑什么?”

“我没有啊,二郎,你一定会成功的。”李持盈举了举小拳头,口是心非地说道。

王画心中也没有把握,鼎器眼看就要成功,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如果在九州之鼎成功之后,他也离开了灵州,到了大洋洲后,没有那么多工匠协助,也没有了那么多材料供他挥霍,更没有成功的希望。

他心中默默说了一句,也许难度太高了。

实际上这一炉瓷再次烧败的话,他已经不打算烧这件瓷器,而换成别的薄胎瓷。研究了很长时间,只要不烧内胎画薄胎瓷,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炉工小心翼翼地将瓷器搬了出来,忽然传来一声欢呼声。

这是两个瓷瓶。但与别的薄胎瓷不同,它内外皆有图案。

外面是字加图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瓷瓶上下方皆有一些纹饰。如果仅止如此,也早烧成功了。奥秘在瓶内,瓶内还有一幅图画,是根据陶渊明这幅文章作的画,一个山谷,有流水青山,田园村舍,还有许多百姓在耕作,脸上带着快乐的笑容。为了使烧成功后,能看得更清楚一点,刀刻的时候有些深。

本来瓷胎极薄,因为刀刻,所以一烧就结裂了。

而且成本更是高昂,不可能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